第11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调查研究当“六戒”


■吴孟龙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体现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习主席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并将其列为年轻干部要提高的七种能力之一。许多同志注重提高这方面能力,保持优良的作风,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扎实,有力推进了工作开展。但现实中也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影响了工作质效,必须纠治和戒除。

一戒先入为主。具体表现是调查之前根据经验、传言和舆论,对调查对象作出主观臆想的结论,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变成了印证结论的过程,这是十分有害的。反映在我们面前的“情况”“评价”可能是客观反映,作为参考是应该的,但真相是什么,必须通过深入调查搞清楚,从而对主观意识加以修正,使之符合客观实际。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在调查的开始阶段听到的情况和意见,仅仅是一些表层现象,不能轻易相信、轻易下结论,避免使结论与事实不符。

二戒蜻蜓点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满足于问问听听、走走转转,看到的常是表象,触摸不到本质。“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工作中,既要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还要防止和克服调查多、研究少的倾向。善于从大量事实中思考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做好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下篇文章。调查研究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一定要坚持到底、取得实效。

三戒居高临下。调查就是向群众请教,从实践中探求真理,没有眼睛向下的姿态,没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做不好的。毛泽东同志指出,让群众说真话,主要的一点是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使人家讨厌。到一个单位调查,切忌自以为是、摆架子,要使大家知道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找茬”“挑刺”。有了安全感、信任感,大家才不会敬而远之、勉强应付,而是主动反映情况、交流看法、建言献策。

四戒以偏概全。调查研究是一个沙里淘金的过程,只有掌握大量资料,才有可能进行正确分析、比较和选择,抓住事物本质。调查中,不能局限于问题本身,还应在纵向上摸透来龙去脉,弄清内部关系、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在横向上多摸几个单位,在对比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主观和客观对事物的影响。对一个单位,既要知其“过五关”的经验,也要知其“走麦城”的教训,不能仅凭某项工作轻易肯定或否定,也不能偏听偏信,注重用好大数据,把准度和质。

五戒粗疏大意。“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粗心大意、粗枝大叶是调查研究的大忌。有些重要的发现可能在无意之中,有些深刻的启发或许在细微之处,有些重大的收获又得之于意料之外,这就是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这种“不费功夫”是在细心处下了“功夫”,可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这要求我们在调查过程中,要留意各种事物,观察各种现象,听取各种意见,善于在闲聊、散步、娱乐、谈心中发现问题,捕捉稍纵即逝的信息。如果我们对这些稍纵即逝的信息加以放大,作进一步调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戒藏忧报喜。讲真话、道实情是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然而现实中报喜不报忧的问题也比较常见:被调查的单位怕报了忧,上边又查又问,影响单位形象,损害个人声誉;调查者怕担风险,怕挨批评,怕惹得上下不高兴。“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一定要把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见作为工作要求,坚持到底。揭短才能治短,报忧方能解忧,工作中应坚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成绩尽量讲够,问题更要说透。当然,也要端正报忧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爆冷门”。

(作者单位:71602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