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一个清晨,一阵急促的全员全装紧急拉动哨声骤然响起。
“连长,车库里有8辆运输车无法启动!”班长沈明磊的话,让第72集团军某旅运输连连长岳晨兵惊出一身冷汗。
“明明做足了准备,车辆为何‘趴窝’?”岳晨兵很纳闷。他所在的运输连担负全旅八成以上轮式车辆运输保障任务。去年冬季,驻地气温明显低于往年。冬训展开前,连队便对参训车辆进行技术检查,统一更换水箱防冻液、补充电瓶电量等,并逐车组织验收。
岳晨兵带连队技师检查后,结果出乎意料:8辆车“趴窝”都是因为发动机输油管被冻住。
据了解,该旅驻地冬季气温一般在0℃以上。正常情况下,轮式车辆都使用凝固点为0℃的柴油。去年底,考虑到驻地发布的寒潮预警,该旅运输投送科请领了凝固点更低的油料,为车辆进行加注,确保严寒条件下车辆随时出动。
“其他车辆都加注了新油料,为什么这8辆车用的还是之前的?”面对岳晨兵的疑问,驾驶员谭鑫道出了缘由。原来,这几辆“趴窝车”平时是备用车辆,很少参加保障任务,只有性能检测时才会原地发动。车辆加油登记本显示,这些运输车上次补充油料还是几个月前。
找到问题症结后,他们随即对车辆输油管进行物理加热,同时补充加注低凝固点油料。很快,所有车辆顺利启动出库,奔赴预定地域。
“备战打仗容不得半点纰漏,装备管理保障不能有死角盲区。”“趴窝”事件引起该旅党委高度重视。他们举一反三,围绕精细抓爱装管装教育、常态保养、故障维修、队伍力量、应急演练、定期考评等6个方面,进一步细化机关和基层职责任务。
为优化装备管理保障模式,该旅区分季节制订装备管理工作手册、车辆装备保养卡,确保一岗一册、一车一卡,将战备标准和行动要求细化到人、具体到车、落实到库,从制度上抓实装备管理保障细节。他们还建立完善装备定期检查、常用车辆定期轮换等制度,结合日常车辆保障任务,动态掌握装备性能底数,提高装备出动率与完好率。
前不久,该连再次迎来战备拉动演练,官兵行动迅速,提前完成全员全装出动准备。
“装备管理保障无小事,必须从严过细准备,以全时待战的姿态确保随时能战!”岳晨兵说。
精细备战方可随时能战
■陈小菁
习主席深刻指出,军队要“确保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战争可能多年不打,战备不可一日松懈。实践表明,没有认真充分的准备,不可能打赢战争。战备工作无小事,落实上差之毫厘,打仗时就可能失之千里。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要提高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能力,必须从严过细抓好装备管理保障,确立精细抓建思路。要下足绣花功夫,对标实战抓备战,紧盯短板抓改进,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漏掉每一个环节,不轻视每一个小节,以精细求质量促落实,用万无一失的战备,夯实制胜未来战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