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读者之友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精心备课为何“遇冷”


■胡楠楠  陈  超

“讲这么多,效果好像不明显?”不久前,海军航空大学某团机务中队指导员薛建峰有点郁闷。

起因是他精心准备的一堂集中授课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课堂上,官兵冷淡的反应更是让原本信心满满、力争满堂彩的薛建峰产生了心理落差。

课前试讲时曾被试听官兵公认为一堂好课,为何在授课中“遇冷”?薛建峰试图在对比授课教案和官兵笔记中寻找答案。他发现明明授课框架条理清晰,学习内容丰富生动,但官兵摘抄的要点却很刻板,撰写的体会也很“不走心”,听课官兵似乎没有和他“同频共振”……

薛建峰又找到听课状态最佳的下士李昂。面对他的提问,李昂的回答却支支吾吾……

“不是授课质量差,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不平衡。”在深入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薛建峰发现,由于年龄阅历、知识水平和工作经历的差距,自己和听课官兵的认知水平不处于“同一起跑线”。同时,他在前期准备课件过程中,通过系统查阅资料、收集素材,自己已对授课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难免“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想说的”就是“官兵想听的”,自己认定的“妙趣横生”处官兵也能够“心领神会”,因此自以为“授课表达逻辑清晰”,结果官兵听得“一知半解”,并不能完整地吸收把握课堂内容。

这一发现让薛建峰陷入了深思:“教育如何才能‘同频共振’?”

“网红视频短小精悍,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又不乏一些道理,上课要是能跟刷视频一样有趣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次,在该团政工夜校上讨论如何创新政治工作时,有关“拍视频、做网课”的讨论,让薛建峰找到了灵感:“用官兵感兴趣、能理解的方式开展教育就能缩小认知的距离。”

回到宿舍后,薛建峰拿手机“刷”了起来,他打算学习制作短视频。那一夜,薛建峰努力寻找通往官兵心灵的桥梁。抱着尝试的心态,他第一次制作了以抵制网络诱惑为主题的教育视频,没想到竟引来众多点赞。

尝到了甜头的薛建峰更加坚定了信心。他发动大家一同制作短视频,将身边战友认为难懂的道理用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在喜闻乐见中帮助官兵消化理解。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在部队规范使用,“一人一机一世界”成为普遍现象,薛建峰创新教育手段的成功尝试,为授课者与听课者同频共振作出了有益探索。据了解,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该团正着手打造一批“网红思政课”“小兵说事”等系列微视频,确保教育深入兵心。

短 评

把好内容讲好

■陈浩天

一堂公认的好课,却在课堂上“遇冷”,指导员薛建峰的故事启示我们: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好内容”的支撑,也需要“好形式”的包装。

作为施教者,准备一堂好课不仅需要储备丰富的知识、紧扣授课目的设计好教案,更关键的是要有“把好东西讲好”的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要“接地气”,形式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善于站在官兵的角度精选话题,紧密结合官兵喜闻乐见的热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改进、创新授课形式,从而确保课堂与官兵“同频共振”。在衡量教育成效时,应以官兵的反映评价作为主要标准,切忌自以为是、自我陶醉。面对教育设计目标和落地效果间的差距,应当多些自我反思的勇气,精准抓住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优化完善,确保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