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奥巴马时期任职于美国国防部的凯瑟琳·希克斯于2月8日正式被美国参议院确认为国防部副部长。而她走马上任之后,立刻将目光放到了美国军工企业的过度兼并上。
兼并与合并是很常见的商业活动,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快速增强一个企业的实力,但是兼并与合并活动如果不严加管束,就很容易产生垄断,形成一个个“尾大不掉”的寡头。
美国军工企业的寡头化在冷战中期出现雏形,冷战之后进入快车道,21世纪第二个10年基本定型。寡头化的最大诱因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本土军品订货量开始减少,美国军工行业为了争抢军品订单,开始掀起兼并与合并狂潮。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兼并以及合并活动,大批美国军工企业消失,逐步形成了少数的军工寡头。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下称洛马公司)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军工企业,1995年由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组建。在此之前,洛克希德公司已经兼并了很多美国军工企业,包括1993年从通用动力公司手中收购的生产F-16战斗机的沃斯堡飞机分部。而在洛马公司成立之后,甚至还想与另一家美国军工巨头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合并。如果这个合并计划得以实施,那么其将控制美国国防部军工采购经费的1/4左右。这种前景令美国政府和国会警惕,通过反垄断调查迫使洛马公司在1998年放弃了这一计划。但后者并没有停止兼并的步伐,又于2015年收购了著名的西科斯基飞机公司。
美国第二大军工企业雷神技术公司,于2020年由雷神和联合技术合并而成。之前的雷神和联合技术都是美国的军工巨头,并且各自都已兼并了大量美国军工企业。合并之后,雷神技术成为涵盖喷气发动机、导弹、航电、雷达产品线的军工寡头。
其他如波音、通用动力、诺斯洛普·格鲁曼、通用电气等军工寡头,与上述两家的路数一样,也都在过去30年时间里兼并了大量军工企业。其中,波音公司通过收购洛克韦尔国际公司的航空航天与防务部门,麦道公司、休斯公司的太空和通信部门,进一步夯实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优势,如今已是美国第三大军工企业。
目前,为数不多的军工寡头垄断了美国大多数军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希克斯指出,过度兼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军工领域的创新发展。因为在垄断状态下,寡头们不用担心竞争,进取心已经大大丧失,对军品质量的把控也远没有以前严格。
近些年,美军先进的武器装备发展在速度上常常落后于计划,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F-35战斗机,虽然已经生产了数百架且已经出口到多个国家,却没有一架达到最初的设计指标。美国军方、国会每年都会出台有关F-35的技术报告,指出该机存在一大堆技术缺陷和隐患。然而,面对一片不满之声,洛马公司却并不在意,因为其在隐身战斗机方面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没有竞争者。美国军方和国会再有不满,也只能继续硬着头皮接收F-35。洛马公司甚至还想一直保持F-35的高价,以获得巨额利润,最终使得美国军方忍无可忍,请求美国政府出面,这才让洛马公司将F-35的单价降了下来。今年1月21日,美国媒体报道称,美空军正在严肃考虑重新采购F-16战斗机,可见也是“苦洛马公司久矣”。
美国其他的军工寡头与洛马公司的情况差不多,例如波音研制的KC-46A加油机也是进度大大落后于计划,而且整体质量不高,美国空军曾一度放弃KC-46A,选择了空客的A-330 MRTT加油机。然而波音大吵大闹,游说美国政府和国会,最终迫使美国空军改变了态度,重新选择KC-46A。可是在几次验收中,KC-46A都过不了关。再如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旗下的纽波特纽斯船厂建造的“福特”号航母,原计划于2014年入列。但由于故障频频,服役日期一再延后。美国海军虽然在2017年强行让“福特”号服役,但诸多技术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时至今日,其电磁弹射器、电磁拦阻器、弹药升降机等关键设备依然未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这些军工寡头不断兼并、合并所造成的垄断,美国政府、国会和军方并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意通过订单扶持一两个竞争对手,却会让被扶持的对象有恃无恐;引进国外的军工企业,则无异于用自己的市场来培养对手。而在过去数十年里,这些军工寡头已经很熟悉如何规避反垄断法。
资本是冷酷而贪婪的。希克斯虽然清楚症结所在,但仅凭其一己之力,要想打破美国军工寡头的垄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者系《舰载武器》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