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畔的思乡情浓
■刘雄马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 威
连衣裙、运动鞋、零食、玩具……春节来临,第19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干事喻名扬的网络购物车里琳琅满目。无法陪伴3岁半的女儿一起过年,她想给女儿多买些礼物作为弥补。
“宝贝,今天穿得很漂亮,可以把昨天的舞蹈再跳一遍吗?”视频电话画面中,音乐响起,穿着花裙子的小姑娘翩翩起舞,喻名扬的脸上满是幸福。
士官蔡理杰是第一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这些日子,母亲每天都通过视频跟他拉家常。“咱家超市没有往年那么忙,别牵挂……”如今身在地中海畔,已连续5年没有陪父母过年的蔡理杰,思乡之情比以往更强烈一些。春节前,他的母亲刚做完手术,不能在母亲身边照料,让他深感愧疚。
“糖醋排骨、水煮鱼片、辣子鸡,爸妈准备的年夜饭里有一半是我喜欢吃的菜!”几个女兵一边贴“福”字一边聊天。李昆霖在年前的专业考核中,取得458分的好成绩,父母知道后,当即给她发了一个大大的“压岁”红包。谈起这事儿,她开心得手舞足蹈。女兵白应飞则相对安静,她说,和父亲通话时,父亲告诉她,年前母亲打扫了好几次她的房间,还看着她的照片悄悄抹眼泪……
“在国外执行任务的官兵就像风筝一样,飞得再高再远,都被亲情的线紧紧地牵着。”该分队领导介绍,分队官兵中,有出国以后喜迎“维和宝宝”的父亲,有结婚不久就告别妻子的丈夫,还有第一次离家过年的“00后”新兵,尽管思念家乡,但他们更懂得军人的使命担当。
除夕夜的“幸福连线”
■程致远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 越
除夕夜,第83集团军某旅炮兵营榴炮二连组织“兵演兵”晚会。俱乐部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随着晚会进行,一个惊喜悄然来临——连队干部为四级军士长聂佃国“秘密”策划了一场“幸福连线”。
在《就地过年》节目后,台上的演员拨通了视频电话,很快,抱着不满一岁宝宝的聂佃国妻子李娜出现在大屏幕上。“嫂子!过年好!”战士们异口同声地喊道。突然出现的这一幕,让聂佃国感动得热泪盈眶。这还是大家第一次见聂佃国如此动情。
聂佃国是连队的一名代理排长,因担心新兵下连可能出现思想波动,他主动放弃休假计划,留队陪新兵一起过年。每逢佳节倍思亲。聂佃国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还是感觉亏欠妻儿。一次,连队干部无意间从聂佃国与妻子的通话中听出了“端倪”,于是策划了这个节目。
“不用担心家里,我们娘俩一切都好,你就安心工作吧,照顾好自己和战友们!”视频里,李娜热情地向官兵问好,叮嘱大家多和家里通电话、报平安。
“嫂子您就放心吧,我们这边伙食特别好”“为了让我们多休息,连队骨干都申请加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向李娜“汇报”在军营过年的情况。
该旅今年充分发挥营连主动性,让官兵当主角,群策群力自主安排节日活动。有的连队每天轮换做特色家乡菜,有的连队将官兵合影制作成挂历邮寄给亲属,还有的连队录制集体拜年视频发给亲属……
时针指向零点,新年钟声敲响。聂佃国整理好着装,在寒风中走向哨位。
军人妈妈的深情唠叨
■袁文博
“饺子好吃吗?”“别只顾着玩,写完作业早点哄弟弟睡觉……”春节期间,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的多数女干部和女兵们坚守在岗位上。她们中的不少人已身为母亲,因为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免不了在执勤间隙通过视频通话跟孩子“唠叨”一番。
“我们基地的女同志可是‘巾帼不让须眉’。”基地领导介绍,基地的女军人中,有业务过硬的高学历人才,有多次立功受奖的老士官,还有独当一面的专业技术能手。
博士毕业的军医王玉琼是基地的“名人”。去年,由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即使家在驻地,她也没能回去几次。有一次,她执行消杀任务后跟孩子们视频通话,由于没脱下防护服,两个孩子竟一时没能认出屏幕上的人就是妈妈。临近年底,驻地出现散发疫情,本已计划休假的她主动要求春节值班。
“作为母亲,其实很想回家看看孩子,可我是军人,需要扛起肩上的责任。”除夕夜,王玉琼和孩子视频通话。看着孩子们大口吃热腾腾的饺子,再看看窗外和谐安宁的营区,王玉琼的脸上满是欣慰。
基地某分队士官李冰冰,是一名“90后”妈妈。尽管年轻,她已在军营度过了多个除夕夜,曾多次立功受奖。“再坚强的女性也有柔弱的一面。”连队干部告诉笔者,连队在除夕夜专门为李冰冰准备了一份特殊礼物,在播放春节联欢晚会前的几分钟,学习室的灯突然熄灭,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李冰冰儿子的拜年视频。当儿子喊出“妈妈,新年快乐”时,李冰冰的心瞬间被融化。
一手握钢枪,一手牵小家。这个春节,这个基地的军人妈妈们比平常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