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海军第36批护航编队官兵刚刚结束护航任务,又踏上参加“和平-21”多国海上联演的征程——

征尘未曾洗,又踏万顷浪


■梁立虎 本报特约记者 薛  飞

夜色茫茫,威武的军舰在海面上犁出一道美丽的航迹。

与第37批护航编队分航后,海军第36批护航编队征尘未洗,又踏上了前往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海域参加“和平-21”多国海上联演的征程。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在远离祖国的“流动国土”上,远航的官兵,对这句古诗有着别样的体会。

当地时间2月6日午夜,第二次参加亚丁湾护航任务的枣庄舰特战队员耍子为主,穿戴好装具走上战位,凉凉的海风驱散了困意,耍子为主拿起夜视仪认真观察起海面目标。

“报告,左舷海空情况正常!”这位来自大山的彝族小伙,瞪大双眼对海面进行警戒观察,没有丝毫懈怠。

夜晚的驾驶室很安静,电台偶尔传出船舶的通话声,雷达屏幕上闪烁着微弱的光。操舵兵张文文双手稳稳握住舵柄,把定舰艇航向,俨然一副老舵手的模样。

这位22岁的河南姑娘是第一次出远海执行任务。这位入伍只有一年多的大学生士兵,在任务期间完成了独立值更考核,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舰女舵手。有时航经海区风急浪高,张文文始终像钉子一样铆在战位,让身边的领导和战友赞叹不已。

与驾驶室不同,位于船舱底部的机舱,高温、高湿、高噪音且空间极为有限,这里的动力系统是舰艇的“心脏”。士官苗金龙就是舰艇“心脏”的“专职医生”,他每天密切观察机器运转情况,值班时每隔一小时就对装备巡视一遍,详细登记温度、湿度等数据,一趟下来全身都是汗。

“以前我们在老军舰时,吃饭蹲甲板、睡觉睡吊床。一人一天一茶缸水,追雨洗澡也是常事。”从老船到新舰,从黄水到深蓝,苗金龙说自己是幸运的,赶上了海军建设发展的好时代,见证了我国舰艇的更新换代,圆了自己驾驭新战舰驰骋大洋的梦。

第四次执行护航任务的雷达兵徐鹏程和苗金龙有着同样的感受。他说,我们的军舰越来越先进,保障越来越给力,这一切都源于祖国愈发强大。

然而,因为执行护航任务,徐鹏程不仅欠了妻子一个婚礼,还错过了孩子出生的重要时刻。迄今,他已连续9年没有回家过年,今年春节也要在海上度过。

“海上为家、岸上作客”是水兵生活的真实写照。徐鹏程的儿子今年2岁,父子俩在一起的日子不超过2个月。闲暇时,徐鹏程会翻看儿子的照片,仿佛又听到儿子叫“爸爸”时那稚嫩的童音。

凌晨3点,舰长邹中新来到驾驶室值班。这一次出远海执行任务,带领的是入列不到两年的新型舰艇。对此,他丝毫不敢大意,综合运用舰艇装备,对周边海域目标进行观察警戒,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拂晓时分,天空露出鱼肚白。邹中新感慨道,走向深蓝是水兵共同的梦,为了这个梦,我们会走得更远,在远海大洋践行中国海军的使命担当。

搏击风浪,勇闯大洋,水兵战舰逐梦深蓝的故事仍在继续……

(本报印度洋2月7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