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略支援部队某信息通信团注重激发官兵建设基层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深山连队有群“能工巧匠”


■本报记者 王 佳 许 敏 通讯员 杨 师

偏远台站综合机房信息化改造,独立营区水泵房增设智能设备,深山哨位生活文化环境设施改建……新年伊始,战略支援部队某信息通信团充分发挥基层营连自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一批新的基层建设项目有序展开,呈现出蓬勃生机。

前不久,战略支援部队某基地举行2020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该团共有3个集体和10名先进个人捧回金灿灿的奖杯奖章,基层建设再创佳绩。一个大多数连队驻守深山、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的团级单位,基层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的秘诀是什么?记者来到该团一探究竟。

“我们没有什么秘诀。团党委始终坚持按纲抓建,通过大胆放权充分调动基层自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营连官兵人人争当‘主人翁’,处处把连队当成家来建。”该团政委吴忠范并没有谈太多“独特的秘诀”,而是建议记者到深山连队走一走,到官兵中找答案。

记者乘车驶过蜿蜒的盘山道,首先来到驻守在大山深处的通信一营二连。

“地无五尺平,满目皆乱石。”二连营房的周边环境令记者感到有些荒僻。然而,当记者走进连队营区探访,一处处充满官兵自建智慧的设施,令人眼前一亮。

在山崖边开辟出的一处训练场上,官兵正在组织战术训练。低桩网下,官兵按战术要求快速匍匐前进,扬起阵阵尘土。定睛细看,这个低桩网不是制式的:一根根铁丝缠绕紧绷成几个网架,钢材连接处焊接痕迹明显,网架按训练要求拼接成两列。

“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焊接的,看似简陋,但战术训练的标准却没降低。”该连连长霍英华介绍,“连队驻地偏远、交通不便,营区新建后训练器材和场地还没配套。练兵备战一天也等不得,我们集思广益,组织官兵自主开辟训练场地、设计训练器材。”

去年5月,连队官兵在山崖边开辟出一块平整场地,并着手修建战术训练场。班长肖晋带着大家画图设计,并发挥电焊技术专长焊接网架,战术训练场日渐成形并投入使用。

与自建战术训练场配套的,还有自建的器械训练场。记者注意到,地基是用水泥和石块浇筑的,上面架设了单双杠等器械,器械已磨损得很光滑。“虽然有些简易,但完全能达到训练效果。”肖晋自豪地说。

在二连,类似的官兵“自主设计”随处可见:食堂后的衣物晾晒场上,利用废旧材料焊接搭建晾衣架,从营区老旧营房搬运废弃砖头铺地;宿舍楼前用石料搭起的假山,成了营区一景……

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官兵自己动手,营区面貌焕然一新。记者采访期间,营部班长、四级军士长冷雪刚讲起了他16年前新兵下连时的景象:汽车载着新战士一路跋涉颠簸,一侧是茫茫深山,一侧是乱石遍布的深沟。营房是简陋的平房,里面还有盛水的大水缸……

“现在,我们的‘家’建得越来越好了!”冷雪刚欣喜地说。他带记者重走当年下连时的路,只见路面平整,在山路靠近深沟的一侧,官兵就地取材间隔有序地建成了一座座护栏墩。营区内,红白相间的三栋营房依山而建,坐落有序,整洁明亮。

在平整的塑胶篮球场下,有一条泄洪沟穿地而过。连队所在营营长王东介绍:“这是官兵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泄洪沟,既能防洪又节省用地。”记者随王东来到连队宿舍,只见每间宿舍都有图书角——书桌中间摆放着官兵自己做的书架,上面整齐摆放着多种图书。

“依靠官兵智慧建强基层,不仅体现在硬件建设上,更在于提升‘内功’。”记者下山来到该团二营二连。连长白玲介绍说,连队担负着电话接转、号码查询等通信保障任务,一名话务员需要背记3000余个号码,平均每个班次接听3000条电话。连队官兵集思广益,从任务实践中点滴积累,梳理汇总成厚厚两大本《勤务用语100句》《情况处置100例》,连队通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