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亮、记者孙兴维报道:数九寒冬,东北边陲银装素裹,气温骤降。北部战区空军某连餐厅,官兵餐桌上饭菜搭配合理、香气四溢。以往冬季常见的土豆、萝卜、白菜“老三样”不再“唱主角”,肉类、禽蛋、牛奶“精三样”和鲜菜、水果等走上餐桌“C位”。
“如今,我们的菜品更加丰富多样,食材选取更加营养均衡。”该连所在旅领导介绍,旅队建成使用的新型菜窖,让冬储冬备更加科学合理,冬季副食品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此外,他们还引进蔬菜保鲜技术,储备了数十个品种果蔬,确保官兵吃得营养健康。
对于驻地偏远、交通不便的高原高寒部队官兵来说,冬储冬备是保障部队战备训练的重要支撑。去年入冬以来,针对部队转隶移防、冬季跨区驻训等实际,军委后勤保障部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指导部队精准测算冬季副食品保障需求,统筹蔬菜储备规模结构,引入臭氧保鲜、气调保鲜等技术,采用墙面挂储、顶棚吊储、多层架储等方式,改造升级原有菜窖,在高原高寒地区部队建成一批具有恒温保鲜、移动便携等功能的新型菜窖。
据悉,全军驻高原高寒地区部队积极盘活现有条件资源,按宜种则种、能养尽养理念,实现储菜于棚、储菜于窖,确保鲜菜入窖、鲜菜上桌;同时,借助副食品区域化筹措渠道,以供应商代储、合同储备等方式,储备易损耗、难储管的新鲜水果蔬菜,减少部队自我储管损耗,节约成本、提升保障效率。
据介绍,各部队以服务保障官兵暖心过冬为重点,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分级分类早储早备。新疆阿勒泰军分区某边防团官兵告诉记者,他们提早着手冬储冬备,组织所属连队制订蔬菜等储备计划,集中筹措补充储备物资,确保冬季餐桌菜品丰富、营养均衡。
新疆军区海拔5000米以上哨所绿叶菜保障能力提升
智能“蔬菜工厂”产出首批鲜菜
本报讯 记者李蕾、通讯员蒲阳阳报道:隆冬时节,驻守在海拔5380米的新疆军区神仙湾边防连传来好消息:智能“蔬菜工厂”生产出首批共8个品种的新鲜绿叶菜。“哨所官兵实现从‘有什么吃什么’,到‘吃什么种什么’的转变。”新疆军区物资供应处负责人表示,驻高海拔地区哨所官兵冬季吃新鲜蔬菜难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据悉,新疆军区此前多次引进高科技种植技术。由于海拔5000米以上哨所冬季时间长、年平均气温低、空气含氧量低,蔬菜平均生长周期长,难以持续满足官兵吃新鲜蔬菜需求。
为给驻高海拔地区部队官兵提供更好保障,新疆军区进一步协同相关科研力量,引进生物、光电等先进技术,利用智能计算机、电子传感系统,对蔬菜生长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进行智能管理。他们通过数据分析测算,科学调节蔬菜生长环境,克服土壤、温度等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实现蔬菜全年种植、产量较好。此外,蔬菜生长环境保持清洁干净,无需水洗即可食用。
据了解,智能“蔬菜工厂”去年底在神仙湾边防连建成,此次产出首批新鲜蔬菜,比普通温室种植周期明显缩短,平均日产量约10公斤。“从普通温室到智能‘蔬菜工厂’,高海拔地区部队的新鲜蔬菜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新疆军区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他们将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逐步推进高原边防部队智能“蔬菜工厂”建设。
图①:“蔬菜工厂”外观。
图②:蔬菜长势喜人。
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