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规定:不得弄虚作假、拼凑尖子参加考核比武竞赛。
10个月前,初见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一营二连上士张奇时,他是全旅有名的“比武专业户”,各类奖项拿到手软。
“只要张班长出马,就绝对不会空手而归。”当时,战友们都这样评价他。
10个月后,再见张奇,他依然是有名的训练尖子,但各类比武参加得少了。
“把比武的机会留给其他战友,把时间留给自己补齐短板,于人于己都更好。”张奇捧着一本厚厚的专业理论书籍正在认真研读。
“摘下荣誉的光环,有没有感觉不适应?”记者开门见山。
“说适应那是骗人的,现在比武的方式变了,不得不适应啊!”张奇放下书,打开了话匣子。
以往,各级组织比武大多是一项一项比,只限定参考率,不会具体到人,留有比较大的操作空间。有的单位“开动脑筋”,将训练尖子拼凑起来组成“尖刀排”,比哪个课目就派出那个课目的尖子,始终保持“最强战队”出战,荣誉自然收获多多。久而久之,其他单位开始争相模仿,成了一种习惯做法。
所以,张奇虽然年年参加比武,但比的都是自己擅长的课目。平时,他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提高这些课目的成绩上,经常参加集训,班里的战友很难见到他。
“直到有一次比武改变了组织模式,我才发现,过去的荣誉其实水分很大!”张奇不无忧虑地说。
那是一次“不按套路出牌”的比武——不仅现场随机抽点参赛人员,比武方式更是由分段分时组织改为连贯作业,不留准备时间、不额外安排官兵保障,而且每个人参加全部课目。
在连续完成5个课目的比拼后,张奇迎来了自己最不擅长的手榴弹投掷。看着他扔出的手榴弹没有越过及格线,观赛官兵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不只是张奇,其他“比武专业户”也遭遇了类似情况,在看似不起眼的小课目上接连“翻船”。
那次比武不仅试出了“比武专业户”们的真实实力,也让该旅领导感到了“危机”:有的单位比武就是固定一群人,一比到底,取得荣誉的概率是上来了,部队整体训练水平却下去了;有的单位把比武当成“亮点工程”,赛前搞突击、搞集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确保逢考必“优”……
“一次比武,正式参赛人员、替补人员和保障人员的比例基本上是1∶1∶1。”一位常年担负比武保障任务的排长告诉记者,“拼凑尖子参加比武,不仅让有些参赛人员练成了‘长短腿’,还会影响保障人员的正常训练,迟滞部队整体战斗力建设。”
“比武是为了练兵,练兵是为了打仗。只有面向战场、人人参与,才能让比武发挥最大作用。”议训会上,旅作训科科长常江波说:“《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规定,不得弄虚作假、拼凑尖子参加考核比武竞赛。接下来,我们要下功夫让考风、训风实起来,进一步规范和精简比武,加大群众性岗位练兵力度,全面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
为此,该旅一方面组织开展专项教育,引导官兵端正政绩观、训练观,牢固树立练为战、比为战的思想;另一方面成立比武监察组,全程跟班执纪,确保比武没有“局外人”。他们经过征求意见、科学论证后,开展多课目、多内容、全时段连贯式比武,全力向战场靠拢、向实战聚焦。
比武方式改变了,张奇和战友们也及时调整努力方向,下决心成为全面过硬、能打胜仗的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