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军沈阳舰对空长王兆毅来说,这场“仗”打得憋闷。
对抗演练在某海域举行,沈阳舰与友邻两艘战舰组成防空队形。2架“敌机”快速抵近,王兆毅组织人员抗击,成功发射舰空导弹将“敌机”击落。随后,多批次“敌机”从不同方向来袭,均被编队防空火力网“摧毁”。
打了胜仗原本应该高兴,但王兆毅觉得,“我们其实可以打得更好”。
“预先设计、环环相扣的演练方案,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指战员手脚。”复盘环节,王兆毅直言不讳地指出,演练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空情,沈阳舰并没有占据最佳攻击阵位,给舰空导弹命中目标造成了不小困难。
编队导调组成员、沈阳舰导弹业务长郝红芳也提出类似疑问:“各舰执行编队指令过于死板,对于目标处置不够灵活。演练中虽然成功击落‘敌机’,实战环境更复杂,能否准确命中目标很难保证。”
面对质疑,有战友指出,演练中编队组成的阵形、各舰所处位置,均是严格按照演习方案和上级指令执行的。
“战场上,当然要严格执行指令,但也要根据来袭目标灵活调整,及时占领最佳攻击阵位,否则就会陷入被动。”参与复盘的官兵经过激烈争论,最终,进一步优化了演习模式——
针对演习方案对每项行动都规定得过于细致这一情况,他们决定实行演习方案“图表化”,即通过一张图和一张表,概略明确演习主要流程、规范行动关键环节,给指挥员预留充足的临机处置空间。
新的演习模式推行后,沈阳舰对空长王兆毅感觉:“想法被激活了,之前被惯性思维捆住的手脚突然解绑了。”
随后的自主对空抗击演练中,各舰进行大角度机动条件下对空抗击训练,舰艇实战能力在高强度对抗下得到了进一步锤炼。
“发扬军事民主,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仅凝聚了官兵智慧,更激发了战友们的练兵热情。”该支队参谋部作训科参谋张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