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2021年全国首趟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出发了。这列满载着100个标箱防疫物资和生产生活物资的“义新欧”中欧班列X8026次(义乌—马拉舍维奇),从浙江义乌西站启程,最快将于13天后抵达波兰马拉舍维奇,为欧洲抗疫防疫送去急需的物资。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依旧是国际社会面临的紧迫挑战。截至目前,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亿。过去一年中,欧洲已有58万人因新冠肺炎病亡,疫情反扑也使得欧洲医疗系统徘徊于崩溃的边缘。德国总理默克尔直言,德国新冠肺炎疫情正处在极为艰难阶段,所有人必须继续负责任行事,一切为今年控制住疫情并最终战胜疫情的目标服务。
在此背景下,“义新欧”中欧班列X8026次(义乌—马拉舍维奇)防疫物资专列上总重324吨的防疫物资,无疑将为欧洲抗疫提供助力。
自去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在疫情危急时打通了“生命运输线”,为欧洲20多个国家的90多个城市运送防疫物资939万件,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西安、义乌、武汉等地创新开行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其“生命通道”功能更加凸显,获得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正如德国杜伊斯堡市副市长安德烈·哈克所言,受疫情影响,海运几近停摆,空运费用高企、货物积压。关键时刻,中欧班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疫情期间的重要物流生命线。
面对疫情的冲击,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品牌工程的中欧班列,2020年首次突破“万列”大关,是2016年开行量的7.3倍。中欧班列的安全稳定畅通运行,不仅为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助力中欧共同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跑出了互利共赢“加速度”。
2021年1月1日,中欧班列迎来一个里程碑事件:由重庆和成都共建的中欧班列(成渝)号,在两地同时开出首班,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智能家电的两列中欧班列一路疾驰,驶往德国杜伊斯堡和波兰罗兹。从这一刻起,中欧班列(渝新欧)与中欧班列(蓉欧)将携手并进,实现1+1>2的效果,辐射区域可覆盖欧洲全域。这无疑将有助于推动后疫情时代欧洲的经济复苏,助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无独有偶。1月21日,从福建武夷山始发的中欧班列新线路,也开出首趟班列。这趟满载健身器材、缝纫机等商品的中欧班列,从武夷山陆地港驶出后,途经霍尔果斯,于9天后抵达阿拉木图。未来通过这条线路,班列可实现10天到中亚、15天抵达中欧,构建起一条国际物流大通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条中欧班列线路的开通,既带动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也给无数人带去生活的希望。
在全球物流通道因疫情受阻的困境中,中欧班列以开放的态度、深入的合作,“破阻”前行,既打通了疫情防控的“补给线”,也推动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中欧班列的“硬核担当”。眼下,疫情远未结束,抗疫仍在继续,但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中欧班列将继续书写“生命通道”篇章,为人类战胜疫情持续注入信心与力量。
上图:截至目前,从南京始发的中欧班列开行已突破30000车。图为一列开往俄罗斯沃尔西诺的中欧班列从南京货运中心尧化门站发车。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