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从脱贫攻坚战中汲取强军力量系列谈①


■王 耀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牢记“人民是革命的母亲”“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就能如习主席所说,“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除了抗疫史诗“让世界上所有人都敬佩中国”外,脱贫攻坚战传来的捷报,“再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经8年,我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历史经验中蕴含着比历史成就更重要、更深远的力量。”复盘脱贫攻坚战,成功的经验有很多条,习主席反复强调并系统阐述的“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重要思想,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这一重要思想的关键字是“都”,两个“都”字,既指出了脱贫攻坚的奋斗目标,也明确了脱贫成效的评价标准;既是谋事创业的方法论,也是“黎民为大”的人民观。这一重要思想的要义是“全”,人群全、领域全、区域全、内容全,既体现出脱贫“一个不落”的决心,也折射着共产党人一切为民的初心;既检验着脱贫效果的成色,也映照着一个政党的本色。

一首诗这样写道:“汗水,是浇灌人民幸福的雨露。”为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习主席把脱贫攻坚作为“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在脱贫工作上“花的精力最多”,多次叮嘱“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为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黄文秀用生命照亮扶贫路、毛相林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天路”、周永开“把信仰种进石头里”……可以说,正是一个个共产党员在脱贫战线的自我牺牲,才让党对人民的如山承诺可信,才让“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可感。

人民军队,名字中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定语——“人民”;人民军队,还有一个辨识度极高的称谓——“子弟兵”。我军发展壮大的历程,始终闪耀着人民与子弟兵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熠熠光芒。战争年代转移时不落下一个群众、抗洪抢险时不丢下一个亲人、抗疫斗争中不放弃一名患者、脱贫攻坚中不落下一名老乡……这样的队伍,群众怎能不视为亲人?这样的军队,群众怎能不全力支持?可以说,正是我军把初心使命镌刻在了广袤大地上、落实到了群众心坎里,这才拥有了“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磅礴力量。

在老百姓眼里,“军人是桥上的栏杆。”栏杆结实,民心踏实。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人民军队不忘初心,就是要在世界强手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前排座次,在战斗力建设中“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既超“己”,也超“前”,更超“强”。唯有如此,方能在灾难突发时、在祖国呼唤时、在人民期盼时、在危机来临时,为了初心前赴后继,为了使命勇往直前。

时移世易。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是多维战场的对抗,持续时间虽短,但涉及的领域更宽广;战场容量虽小,但潜力的比拼更立体。民众参与战争的深度和广度,不仅不会收缩,反而不断扩大。“用兵以得民为先,安民乃能御侮。”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牢记“人民是革命的母亲”“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就能如习主席所说,“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

今天,强军兴军的大幕正在有序展开,明天的“高潮”部分等待着全军官兵去奋斗、去创造。征途如虹,初心如炬。注重全面抓建,强化体系建设,力促人人成才,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作为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就一定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迎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胜利实现。

(作者单位:77228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