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成效显著,最大的感受就是蓝天越来越多了。”天津市天文爱好者马强说。
曾经,一到冬季,大范围严重雾霾就频频来袭。不时启动的空气重污染预警,曾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充满焦虑。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生活中的“奢侈品”。
“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气透明度好,是观星的好时节。可是频繁出现的雾霾天,让夜晚观星成为一种奢望。”马强说。
天津市天文爱好者杨晓文酷爱天文摄影,但此前糟糕的大气污染让他很无奈。“天文摄影对空气质量要求很高。前些年雾霾严重的时候,拍摄星空就像隔着一层纱窗,不通透,照片上星星的外围有一层光晕,朦朦胧胧的,像是加了一层滤镜。”杨晓文回忆道。
为还人民群众蓝天白云,京津冀持续发力污染治理,纷纷打出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组合拳”,区域大气质量日趋好转。
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天津市PM2.5浓度分别为52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分别下降25.7%、27.1%,提前两年完成并巩固蓝天保卫战和“十三五”规划目标。
2020年,天津市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的62微克/立方米下降22.6%;优良天数245天,较2017年的209天增加36天。
“雾霾少了,拍出来的星空格外清晰。”北京市天文爱好者宗海阳对此也深有同感。
“前些年去郊外观星,常常能看到有人在露天焚烧秸秆,近几年,这种情况明显少了。2018年的冬天,我们去宝坻区观星,晚上还碰到了环保执法队员在田间地头巡逻。”马强说。
近年来,喜欢夜晚观星和天文摄影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仰望苍穹,天空湛蓝,繁星满天,这种感觉很棒。”宗海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