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沟通思想的工作,也是温暖人心的工作。教育要取得实效,就要有温度有实感,关注解决官兵利益诉求。
现实生活中,部分教育者总爱讲“我们那时候”。比如,“我们那时候很少回家”“我们那时候很少讲待遇”“我们那时候从不怕吃苦”……不可否认,这些教育者说的大都是事实。然而,“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如果总是用这些心态和理念教育官兵,就是忽视时代变化,忽视教育规律,忽视受教育者诉求,就会像“刻舟求剑”“循表夜涉”一样,难以达到实际效果。
今天,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广大官兵的事业观、家庭观、利益观也出现新的变化,再也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了。如果总是用“我们那时候”来解决“官兵新诉求”,可能官兵连理解都理解不了,又怎么能发挥教育效力呢?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来说,以前有班上、有书读就行,现在追求工作相对稳定、学校相对优质;再拿周末轮休来说,以前是驻地干部可以回家,现在高铁发达,离家不远的也有条件了。只有正视这些诉求,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解决,才能增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进入新时代,教育要发挥作用,重在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如果忽视官兵的利益诉求、心理渴求、成长需求、价值追求,必然会凌空蹈虚、苍白无力。当年,一句“打土豪、分田地”,唤起工农千百万;一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鼓舞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实践充分证明,教育与官兵利益挂起钩来,不仅有助于解决思想问题,还会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行为自觉。
教育本身具有时代性,总讲“我们那时候”很难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唯有与时俱进,遵循官兵认知规律、行为特点、合理诉求,才能使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去年抗疫斗争中,我军出台了待遇保障11条措施,把教育做得既有温度又有实感,赢得广泛点赞。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施策才能有感召力凝聚力。只有把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政策激励、心理服务、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在福利待遇、荣誉激励、社会优待方面出台更多惠兵暖心的扎实举措,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以强大的正能量推动新时代强军事业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