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官兵来说,‘为祖国而战’的时代内涵到底是什么?”前不久,中部战区空军某基地新兵一连指导员杨海涵,对着教案冥思苦想。
根据基地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杨海涵将以“为祖国而战”为主题,为基地全体下连新兵讲授主题教育课。受领任务时,杨海涵信心满满,然而当他捧着教案初稿为新兵试讲时,效果却远不及预想。
问题出在哪里?课后,杨海涵与几名新兵谈心,一名来自湖北荆州的战士说:“小时候,每当《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响起,我的爷爷都会热泪盈眶。长大后我才明白,爷爷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曾身处异国他乡为祖国而战,歌里唱的‘风吹稻花’‘船上的白帆’就是家乡的景象。爷爷说,越是战斗激烈时,对家乡的感情就越是浓烈,战斗士气就越是高涨。”
听到这儿,杨海涵灵光乍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不是简单抽象的东西。为祖国而战,正是为每个家庭的幸福而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教育要找准切入口,直击官兵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该基地领导告诉记者,为提升授课质量,他们要求授课人深入官兵进行调研交流,并将调研内容汇编成册,丰富教育素材库;在每堂大课之前组织试讲,邀请地方教育专家、军政教研室教员与授课人共同打磨文稿、增添素材。
吸纳多方建议后,杨海涵决定用《我的祖国》《松花江上》《当那一天来临》3首歌曲对应课程中“有国才有家”“军强才能国安”“我为祖国而战”3个主题,以歌曲“穿针引线”的方式讲授一堂有“筋骨”、有“血肉”的教育课,从而打动官兵心灵。
正式授课这天,杨海涵将3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讲到动情之处,他双眼泛泪,现场官兵心潮澎湃。
此情此景让该基地领导深刻认识到,搞教育就是在官兵头脑里搞建设,要想提高教育水平,关键在于打造能够拨动官兵心弦的精品课、培养知兵懂兵的高水平授课者。
为此,该基地着力创新教育模式,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软硬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机关列出课程清单,政治教员结合自身岗位实践进行选题备课,并邀请专家点拨讲评;梳理多种类型学习套餐,借助网络渠道向官兵推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由“漫灌”向“滴灌”转型。该基地机关与基层官兵共同发力,一堂堂好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