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家的味道


■史石光 张  池

【人物名片】闫健,四级军士长,中国第10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炊事班班长。荣立三等功1次,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饭来喽!”一声吆喝,让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把脖子扭向同一个方向。炊事班班长闫健正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丝瓜粉丝汤快步走来。

此刻,闫健的心情无比忐忑。他把丝瓜粉丝汤摆上餐桌,之后又像服务员似的站在一旁,等待战友的评价。

“真香!”“稀罕东西啊!”转眼之间,一大盆浓汤已见了底。战友们的评价,让闫健感觉美滋滋的。

丝瓜粉丝汤来之不易。到了雨季,主要补给线被暴雨冲毁,工兵分队食品断供。闫健来到库房,清点着见底的蔬菜,眉头越皱越紧。“如果在国内,哪能遇到这种事儿?”此刻,闫健很清楚,身为炊事班班长,他必须迎难而上。

想到营区里还长着不少野菜,闫健有了主意:“野菜也不错,好歹可以支撑一阵子。”第二天雨一停,闫健就召集炊事班战士绕着营区“寻菜”。他拎着筐走在最前面,四下张望着可以下锅的东西。突然,闫健眼前一亮,不远处围墙上开着的黄色丝瓜花似乎在向他招手。走近一瞧,藤蔓上挂着不少翠嫩的丝瓜,闫健乐得合不拢嘴,“这肯定是上一批维和战友种的,现在雨水充沛,结出不少丝瓜呢!大家拣嫩的摘,回去做个汤”。

不出所料,香喷喷的丝瓜粉丝汤一端上餐桌便“吸粉”无数,既解了断供之困,又饱了官兵口福。

要在条件艰苦的维和战场上保障好战友们的伙食,着实要花一番工夫。闫健的床头柜上摆着厚厚的账本、食谱和库房登记册,还有一个快被按坏了的计算器。“干我们这一行,像个大家长,任务就是把战友们照顾好。”在战友眼中,闫健确实像家长一样,他粗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细腻的心。

有一回,不知哪位战友随口一说,“早餐要是能吃上油条就好了”,闫健便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当即在每周菜谱中添上了油条。炸油条不仅耗工夫,更耗时间,炊事员需要比平时早起半小时。天微亮时,闫健第一个起床,挨个把炊事员叫了起来。架锅、烧油、揉面……看着嫩黄的油条在热油里翻滚,想象着战友们开心的笑容,闫健心里特别舒坦。

遇到战友生病,闫健总会准备一份“爱心套餐”——一碗鸡蛋面、一瓶罐头和一袋牛奶。那碗冒着热气的鸡蛋面,经常让生病的战友吃得鼻头发酸,“这碗面是家的味道,就像妈妈做的一样”。

即便食物充足,闫健也闲不下来。由于联合国供应的菜品相对单一,长期吃容易犯腻,闫健就琢磨着如何做出花样来。光是洋葱,炊事班就做出洋葱炒鸡蛋、炸洋葱卷、洋葱炖牛肉等五六种菜式。如果碰上中国传统节日,闫健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制定菜谱、准备食材,在他看来,“过节一定要有仪式感”。

“来这里400多天了,感觉自己天天在闯关。”说这句话时,闫健的眼神中有辛酸,更有坚定。正因为他“天天闯关”的工作状态,战友们才能“吃饱吃好不想家”,轻装投入到任务中。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