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推开体系之门 面向联合战场


■张海平 本报特约记者 杨 进

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组织多机型联训。 刘  畅摄

模块不是无生命的“零件”,而应该装着一颗“体系芯”

谁能料到:一样的剧情,会在同一群人、同一个地方发生两次。

那年深秋,上级组织的对抗演练打响——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部队扮演红方,突击蓝方要地。他们多路并进,成功突袭对方阵地后,又抓住对手空中力量回撤的时间差,长驱直入,取得额外战果。

翌日再战,红蓝双方角色易位,该基地部队扮演蓝方转攻为守。他们预判对手会采取类似打法,制定了针对性措施。果不其然,对手歼击机从防空盲区直插而入,向蓝方扑来。

然而,看似“守株待兔”的一幕发生戏剧性变化,蓝方担负截击任务的机组出现协同误差,给了对手时间。最终,蓝方被对手击败。

“这个时间差,其实是体系的能力差。”失利之后,该基地官兵琢磨明白一个道理:单元要素差之毫厘,体系作战就会谬以千里。

以往,该基地组织体系集成训练,从形成构想、拟制方案到定下决心,都是由基地指挥班子一手操办。所属部队依案而行,作战模块是任务的实施者,而非战斗的组织者。

“体系只是存在于指挥机构的规划和运筹中吗?单元要素只是被动执行的‘棋子’吗?”基地副参谋长舒刚认为,每一个作战模块都不是无生命的“零件”,而应该装着一颗“体系芯”。

随着常态化体系练兵的不断探索,基地官兵总结出一个公式:“体系强=模块强+协同强”。

从去年开始,基地机关将参谋骨干拆分成多套人马,“下沉”到旅团部队,“捆绑式”帮带,将体系作战的理念渗透灌注到体系末端。

“没想到,简单的指令背后有着这样的深意。”航空兵某旅参谋长杨帆说,过去飞行员习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空战,如今摆进体系“大棋局”,不仅触觉更加敏感,对作战背景、意图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空中随时都要思考和感知:我的队友在哪里?我的威胁来自何方?体系能给我提供什么支持……”杨帆说,只有作战单元明白体系的机理,才能自觉地提高体系贡献率。

一次,基地机关到某雷达站调研,发现这个站某方面训练几乎是空白。单位领导这样解释:对抗演练的机会少,友邻航空兵部队也没有与我们合练过。

这件事引发了基地机关的讨论:问题不是出在缺乏资源上,而是出在缺乏意识上。

“战斗力是等不起、靠不来的!”基地政委张云德以此为契机,要求各级进行深入检讨反思。

思维一变天地宽。基地正好处在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枢纽上,每年都有各军兵种部队来此演习演训、借道奔赴他方。这些“暂住的邻居”和“过路的客人”,不就是最好的“假想敌”吗?

记者在该基地参谋部的《体系练兵安排表》上看到,仅2020年,他们“借势”组织的体系对抗演练就有10余项。这些不请自来的兄弟单位,成为最好的练兵背景。“各路好手、各种战法皆可为我‘磨刀’。”该基地领导说。

“标准”不应是拍拍脑袋的设计,而是练兵实践的结晶

经历了多次临机召唤打击训练,航空兵某旅对“联合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一年,该旅受领基地下达的一项重要课题:夜间临机召唤打击。

临机召唤是个难题,夜间实施更是难上加难。

为此,他们主动联系陆军某特战旅。随后,一个由“金头盔”与“神枪手”组成的课题小组,捆绑训练10余天。

从采用电台呼叫指引到提供坐标实施打击,从传统航空炸弹攻击到精确制导武器摧毁,双方就每一个环节展开协同,反复试飞验证,最后形成一份协同细则。

最后的考核验收在大漠上演——

夜黑风高,一支特战分队潜入敌后,迅速锁定目标。随着一道指令连接陆空,数分钟后,空中火力打击接踵而至。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和升腾的火光,一套陆空召唤打击的协同细则在硝烟中“定型”。

去年秋天,该旅一批新飞行员即将完成战术课题训练,组织“临机召唤打击”大考时,恰逢空降兵某旅到此驻训。

何不共同搞一次演练锻炼队伍?双方一拍即合。

没想到,对方率先拿出了一套协同细则。两套“标准”,谁的更好用?双方拿出各自版本,逐一比较、完善,然后组织试飞验证。

仅用了3天时间,新飞行员就圆满完成了第一次临机召唤打击训练。旅长曹龙告诉记者,这次演训最大的收获是双方的协同细则都得到了升级。

从某种意义上讲,协同细则是联合作战的“深度计量器”。这些年,该旅利用各种时机收集相关资料,反复研究,对协同细则不断优化。

三军联合,难在标准。以陆空联合为例,作战协同时间有的以“分”为单位,有的以“秒”为单位;有的作战地图比例尺是1∶5万,有的却是1∶100万。可以说,这是生存在两个不同“时空”的军种,要融合在一起,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一张图”“一块表”“一套话语体系”的标准问题。

“标准”不应是拍拍脑袋的设计,而是练兵实践的结晶,是各种数据的积累、比较和优化。

树立“标准”的意识,才能在联合的路上越走越远。记者在基地部队采访时发现:中军帐里的“方言”正在悄然变化,作战的术语多了、精确的用词多了,俗称俚语和概略描述大大减少,下达战斗口令、传递作战信息力求专业精准。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作战控制参谋王生鼎说,新的“言传”正催化新的“意会”。如今,作战指挥流程更加高效,指挥效率迈进更高境界。

“就像阅兵方队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动作再好的单兵也不会形成步调一致的排面,更不会有整齐划一的方队。”谈及此,该基地领导感触颇深, “千军万马汇聚体系战场,如果没有一致的协同规则,好比没有交警和交规,必然打乱仗。”

正是基于此,基地花了一年多工夫梳理出一套多军兵种协同规则,“虽然只能算是1.0版本,但是迈开了关键的第一步。”

“这是一项基础功夫、水磨功夫,费时费力吃苦也不耀眼。但这项工作必须做,希望我们能为标准的建立做出自己的贡献。”该基地领导如是说。

初步的体系是力量融合,深度的体系是认知裂变

“打败你的,不一定是你的同行,还有可能是跨界的对手。”在该基地采访,不少人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而这个观点的产生,源自于一个小兵种力量的爆发。

去年,基地所属电抗部队在一次对抗演习中“一鸣惊人”——面对新型对手,原本是配角的他们主动出手,将防护手段变成攻击利器,把“盾”变成了“剑”,成功制“敌”。

把“盾”变成“剑”,这是反常规的操作。起初,有不少人反对:“操作手册上没有这种用法啊……”指挥员何红光不为所动。他深信,一要尊重科学,二要打破常规,才能找到取胜之道。

为此,他们组成专班对手中武器装备的原理机制展开针对性研究,摸索了9种具体策略,形成一套完整的战法。

在该基地领导看来,“体系之中无配角,每一个单元要素都有可能在特定的时机决胜战场!”

这两年,基地以“复杂电磁环境”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演训。基地电雷处处长杨晨说:“过去演习,电抗部队更像是一个‘精致的花瓶’。有了它的‘装饰’,仿佛整个‘宴席’变得高大上起来,实际上却不敢放开手脚使用。现在,电抗部队真正从配角变成了主角,各个兵种分队都遭受了‘跨界对手’的洗礼。”

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兵头脑开始“跨界”,大家对于“体系”有了新的理解:过去谈体系,大多是力量的叠加,形成“1+1﹥2”的效应。现在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碰撞,产生“基因的突变”,生成“新的物种”,形成“1+1=N”的效应。

“体系作战应该有各种形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战场环境,由一个兵种要素牵头,形成其主导的特有战法。”为了推动体系战法创新,基地打破建制,建“群”破题。

一次联合演习,基地牵头组成支援作战群,后勤要素主动将陆军某勤务支援旅一个营的兵力纳入其中。携手奔赴雪域高原,他们围绕空中作战的后勤和装备保障进行专题研究,从保生活到保打仗、从前线指挥到后台支撑,解决了一系列具体问题。

体系训练打开了战斗力建设的大格局。他们倡导演习的开放式过程、开放式结局。基地每个季度的体系对抗演习,都能看到不同军种官兵的身影。陆军防空兵、航空兵,火箭军甚至国防动员系统的参谋们相继走上该基地“中军帐”战位,贡献他们的妙计与良策。

视角转换、观念交锋、目标融合,犹如熔炉中迸射的钢花。这个熔炉,就是体系!

采访期间,该基地正在展开新年度军事训练筹划,一些体系练兵的新设想浮出水面——

新的一年,他们将进一步突出新型作战的行动样式和要素力量,组织专攻精练;组织地面作战要素进行体系集训,提升对空战体系的贡献率;进一步推进靶场和演习场建设,营造逼真的体系战场环境……

版式设计:梁 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