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怀黎元难,柳青史铸创业艰。”著名作家柳青扎根陕西长安县皇甫村10余年写就的《创业史》,在新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这部描述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的经典作品,奠定了同类题材小说的基本写作范式,被认为“代表了‘十七年文学’中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陕西渭河平原的乡村。它以“新一代农民”梁生宝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背景下的成长和创业历程为线索,描绘了我国那一时期农村的风貌,展现了在社会大变革中普通农民命运、情感、思想的转变和对生活道路的探索。
小说分为两部,第一部主要讲述了互助合作的“带头人”梁生宝响应政府号召,带领贫雇农建立互助组的发展过程;第二部侧重于写如何试办农村合作社。小说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深刻地概括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冲突,全面地揭示了中国农村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创业史》最初的书名叫作《稻地风波》(《创业史》第一部),于1959年春天在第4期《延河》月刊上连载发表。从第8期开始,柳青接受读者的意见,将《稻地风波》改名为《创业史》。谈及创作,柳青说这部作品“表面上写的是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实际上是写农民走进新的时代之后,对于公有制、国家化的认识与接受的过程”。
为了创作小说,柳青深入生活、扎根农村,凭借着“反映农村广阔生活的深刻程度”和“创造了一组达到相当艺术水平的人物”,奠定了《创业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好地诠释了何为“从生活走向艺术,让艺术回归生活”。
书中,柳青运用大量笔墨成功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虽然作品讲述的都是平凡人身上发生的平凡事,但形象地反映出不同人物的社会角色,以及他们在合作化运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斗争。作者从中回答了“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发生的”这一重要问题。
小说主人公梁生宝是“新一代农民”的代表。他既继承了老一辈农民忠诚厚道、勤劳简朴的传统美德,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拥有一定的眼光和实干精神。他从不纸上谈兵,在合作化运动中不惧怕各种势力的阻挠,敢于替广大农民群众发声。小说中,在富农郭世富不愿意借粮食给合作社时,他孤身一人跑到县城用自己的钱买稻种,雨夜为省下更多钱给乡亲们买稻种而放弃住旅馆。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聪明能干、克己奉公、勇于牺牲个人利益,这些闪光的品质在他身上得到集中展现。
作家李希凡评价说:“梁生宝是‘历史、时代、现实和理想’的结晶,这些英雄形象的真实的性格内容,既高唱着豪迈的语言,雄壮的调子,又显示了鲜明的色彩,成为鼓舞和教育人民的榜样。”
正是因为经历了一番艰难的磨砺,梁生宝才逐步站上了“改造旧世界、开创新历史”的舞台。作品揭示出“新生力量”只有在前进的道路上,勇敢面对各种挑战、挣脱羁绊,才有能力在事业上挑起大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小说同时刻画了以郭振山、姚士杰等为代表的一部分不顾集体利益,只考虑自己的“反面人物”形象。“能人”郭振山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立过功,有着商人的精明和组织能力。他把代表主任这个职务看作捞取个人荣誉、获得一己私利的招牌,缺乏大局意识和群众意识,不想奉献,只想索取,一直盘算着如何夺回曾经的威望。直到后来,他才逐渐意识到,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谋幸福,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与信任。作者对郭振山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作品更加生动饱满,更富有艺术性和时代性。
《创业史》作为宝贵的文学财富,它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也值得我们深思。现实主义创作,提倡客观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创作,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我要到我要反映的人民中去生活”,柳青曾不断强调社会生活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类进步文学的现实主义道路是不会断的”“作为一个作家,深入生活,研究生活,仍是第一位的工作”。为了《创业史》能够真实反映农村的一系列变革,柳青来到皇甫村安家落户10余年。他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普通农民中,不仅在日常生活与行为上做到了“去作家化”,把自己当成皇甫村的普通一员,还积极参与了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创办过程。在《柳青在皇甫》一书中,许多人的回忆文章都记述了柳青到皇甫落户后的工作状态。其中,郭盼生在《夜寻王家斌》里写道:“从发动农民卖余粮,到组织互助组,建立合作社,他熟悉了皇甫村的每一户人,皇甫村发生的大小事情,他都要弄明白,都要帮助解决好。”郭盼生去看望病中的柳青,谈及在皇甫村的生活时,柳青坚定地说:“我还是一句老话,要真正体验生活,必须深入生活;要塑造英雄人物,必先塑造自己。”
今天,重温这部经典作品,仍能带给我们诸多深刻的启示。当下,我国已步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这是新的创业征程。在新征程上,必将不断产生更多动人的中国故事,诞生更多新时代的英雄,这也呼唤作家们要像柳青那样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以饱满的笔触,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