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连绵的伏龙山脉,横亘在浙江中部。山脉中有条蜿蜒的古道,在岭口古道旁有口塘,一面流向义乌,一面流向浦江,名叫分水塘。旁依的小山村,就叫分水塘村。
偏远的山村,静谧、安详。1920年初春的一天,有位身穿长衫的年轻人,提只箱子从这条古道上回到村子。他到家就与母亲打扫整理柴房,用两条长板凳架起门板,将从杭州带回的书籍、资料庄重地放置在上面,然后备了笔墨、砚台、煤油灯。他夜晚在门板上铺开被褥睡觉,白天以门板为桌,翻阅书籍。
他时而提笔直书,时而扶倚柴门仰望。这时,早春的鲜花绽放在山野,院落里杏花盛开。山乡的景色很美,可这社会纷乱落后需要变革。他是肩负变革的使命回归故里的。他要在这间简陋的柴房尽快译出《共产党宣言》。翻译的过程,是他学习、理解这部经典著作的过程,也是他孜孜追求真理的过程。他译着译着,就有种崇高的神圣感在心底涌动:《共产党宣言》所指明的道路,不正是我陈望道所期望的正道嘛!
陈望道生于1891年冬,6岁时白天念私塾,晚上跟父亲习武,后入义乌绣湖书社和金华府中学堂就学。怀揣“教育救国”思想,又向往“实业救国”“科技救国”,陈望道便赴杭州、上海补习英语,于191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那里逐渐接受了社会革命的思想。他人生的道路,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1919年五四运动后,陈望道学成回国,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主要从事国文教学和教育改革工作。
这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与孙中山、宋教仁等,在各自的撰文中已经摘译、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片段,但一直没有一部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博大精深,翻译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一切,陈望道有所耳闻,但想不到历史的使命会落在自己肩上。陈望道接到了邵力子的信及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他又从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处借得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仿佛是黑夜里见到了光明,他的心胸忽地亮堂起来,便匆匆收拾了行装,返回阔别数年的家乡。
春寒料峭,柴房四壁清冷。为了译句恰当、精准,陈望道不时起座,在房里踱来踱去。当推敲出得意的言语时,他的心绪顿时像山花那样绽放,像分水塘的水波那样荡漾开来。
为尽快译出这部经典著作,陈望道夜以继日。母亲看他废寝忘食的模样,除一日三餐外还时而给他配点儿点心。有天母亲端来几个粽子和一小碟红糖水,吩咐他蘸着吃。过了一会儿,母亲在门口问他,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陈望道回答说,够甜,够甜了!待母亲进门,看他满嘴黑乎乎的模样,又心疼又好笑。原来他把墨汁当作红糖水蘸着吃了。母亲数落他几句,他却呵呵地笑了。
寒春的深夜,柴房油灯昏暗,跳动的火苗,在陈望道心目中,闪烁的是无限的光明,点燃的是热切的期盼。在缺少资料与工具书的困境下,陈望道“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于4月下旬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
《共产党宣言》原准备在《星期评论》上连载,该刊因进步倾向被当局发现,勒令停刊。直到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才印刷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如同寒冬后的春雷,在中华大地上滚动。广大革命群众,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从这部伟大的著作中寻找真理,寻找社会变革的道路。这个中译本的出版,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如今的分水塘,青山葱翠环绕,塘水清澈长流。村庄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陈望道故居也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来参观和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镶嵌在故居的墙壁上,也镶嵌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