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军事训练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新时代,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既需要着眼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生成,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按现代战争要求扎实推进,更需要打通制约训练转型升级的阻点,从而切实推动我军全面提高训练实战化水平和打赢能力。
打通观念滞后的阻点
思想观念是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总开关。思想开关不打开,军事训练转型升级既找不到方向,也不会有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当今,尽管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战争形态加速演进,但一些人头脑中的训练思维依然停留在过去。有的沉浸于传统训练模式,不愿更新思想观念;有的习惯于给传统训练换新标签;等等。观念的滞后已成为阻碍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训练的突破;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训练的跨越。我们只有牢牢锁定未来战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军事训练方能显现“雪尽马蹄轻”的新景观。一是强化现代战争研究。观念跟不上世界新军事革命趋势走向,不熟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制胜机理,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就会方向不清、思路混乱,不知道往哪里转、怎样转、如何开展等。作为指挥员必须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努力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理论思维素养。二是摆脱习惯思维束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观念更新的导向。只有看到传统训练模式、训练内容、训练标准、训练管理、训练保障等存在的不足,特别是与未来战争要求的差距,才能突破传统训练思维,确立与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相吻合的新训练观念。三是清楚转型升级的目标方向。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目标方向,就是我们思想更新的风向标。我们需要看到“像打仗一样的训练”是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新领地,练兵必须由注重“训”向注重“战”转场移位,追求预演未来战争式的演兵练兵;需要看到“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是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新坐标,练兵标准亟须向信息化智能化战争高地跃升。把战争设计融入战备训练,在训练实践中验证和完善战争设计,形成战争设计与部队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打通敌情模糊的阻点
军事训练的终极目标是战场上打败敌人,而战胜敌人的前提是知敌,对敌人越了解,战胜敌人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推动军事训练转型升级,首先必须洞开作战对手的“大门”,让作战目标更加清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制约,演训时敌情设置通常大而化之、模糊老化、缺少动感,使演训成了“独脚戏”,演训没有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针对性,导致演训沦为折子戏、跑套路。
对手是训练的靶标,目标模糊子弹就不知道飞向何方。加速新时代军事训练转型升级,让平时演训最大化贴近实战,亟须向作战目标更清晰、更具体要战斗力。一是强化层次研究。上下一般粗研究敌情、大而化之研究敌情,无法为实战化练兵提供清晰靶标。需要区分战略、战役、战术层次,通过各层级聚焦各层级靶标,真正实现对作战对手的穿透性研究,总结出各种复杂情况下的胜敌方略。二是强化群众性研究。部(分)队是战场的主力军,是前沿短兵相接的力量。只有也必须让他们最知敌,战场上才能快速向“与敌要害相关的薄弱部位”发起迅猛攻击。要把一线官兵研究敌情的积极性激发调动起来,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积极主动地去研究作战对手;要营造氛围、创造条件,让一线官兵有时间、精力、办法去研究作战对手;要制定科学的政策制度,通过物质精神两种途径共同发挥激励效用。三是强化重难点研究。敌情研究,在一般性敌情上反复嚼,既浪费时间,也没有实质意义。对于关乎战斗成败的既模糊且动态多变的敌情,必须聚集力量、多路径突破。要通过把作战之敌变成“玻璃目标”,切实提高军事训练的效能。四是强化跟踪研究。对手、敌情不是橱窗里的展品一成不变。这就要求必须跟踪研究敌人敌情。通过聚焦式、锁定式跟踪研究,第一时间精准了解掌握对手变化情况,并及时更新到练兵备战的数据之中,使部队战斗力在最前沿、最新鲜的战场环境中生成。
打通科技应用的阻点
科技是核心战斗力。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军事训练的空间环境、方式方法、保障手段,传统的“场地+装备”的练兵模式已难以生成未来战场所需要的战斗力。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训练领域,开辟出全新的训练空间,推动训练方式向以网络信息体系为中心的基地化训练、分布式训练、仿真训练转型,促使战斗力快速向制胜强敌所需能力聚焦。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训练观念、训练投入,以及人员科技素养等方面的缘由,目前一些领域军事训练的科技含量还不够,训练科技水平亟待提升。
处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军事训练作为军事斗争准备最直接、最鲜活的实践,只有不断注入先进科技,方能跟上急速演进的战争形态。一是强化科技是核心战斗力观念。军事科技是决定练兵备战质效的重要物质基础。处于科技大爆炸的时代,“像打仗一样的训练”拼的既是血水汗水,更是先进科技水平。我们要切实树立科技就是核心战斗力的意识,并以此推动军事训练转型升级。二是加速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军事训练创新发展提供了助推器。我们必须聚焦军事训练创新发展,加快先进军事技术在训练领域的应用,推动军事训练环境条件、方式手段、保障评估等率先实现转型升级。三是不断创新军事训练方法手段。创新基础训练方法,通过沙盘作业、图上推演、模拟训练、网络训练等多种方式,使基础训练实现质效上的突破;创新战术演训方法,通过先进技术手段、逼真的模拟“蓝军”、逼真的战场环境,实现战术训练像打仗;创新实兵演训方法,通过搭建局域战场,颠覆性构设参演力量、演练环节、演练进程、演习保障,临机设置战役战术情况,使大中型演练真正成为钢刀架在敌人脖子上的“明天战争预演”。
打通保障不足的阻点
新质战斗力生成、体系战斗力练就,离不开人才、场地、设施等保障条件支撑。近年来随着实战化练兵力度的加大,部队练兵环境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训练场地数量少、空间小、条件简陋等问题依然非常突出,高素质新型组训人才不足更成为制约军事训练深层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
让适宜未来战争需要的战斗力高效生成,必须努力为练兵提供优质保障条件。当前,亟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军事训练转型升级提供充足保障。一是成体系建设实战化练兵场。着眼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战略目标,从战略层面谋划全军实战化练兵场建设,加快大型实战化演训场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打通制约大型演训场建设发展的堵点,确保贴近实战的演训场建设高质量叠加推进;分层次打造城市群练兵场,以适应战争博弈空间由传统的山地向城镇化环境位移的需要,为打赢“城市化战争”提供练兵舞台。二是加快训练数据采集积累。数据,已经渗透到备战打仗的每一个领域,成为重要的战斗力生成因素。对于军事训练来说,海量数据是训练转型升级的基础支撑。加大对预设战场特别是作战对手军事数据的收集积累,确保提高军事训练精准性、针对性;加快训练数据更新,只有保鲜的数据,才能保证训练设计、练兵方式、训练保障、训练评估更科学更贴近实战;加快训练数据共享融合,让未来跨域作战训练有坚实的数据支撑。三是大力培养组训人才。训与战,虽然一脉相承,但训练的特殊性对组训人才提出不同的能力素质要求。相关院校需开设专班专门培养组训人才,通过系统性培养、应急式培训,从源头上解决组训人才的来源问题,使新时代军事训练真正有操盘手;常态化组织军事训练学术会、交流会、观摩会,通过对军事训练重难点以及军事训练发展趋势等重大问题的聚焦式研讨,拓展军事训练思维、提升组训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