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救“轻骑兵”


■孙兴维 林美娜 刘永瑜

开训即开战。

晨曦中的某山区薄雾缭绕,山川和丛林沉浸在一片静寂之中。一顶顶迷彩帐篷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就连鲜红耀眼的“红十字”也显得有几分朦胧。

突然,一道指令紧急传来:“阵地前沿多名战士负伤,速来救治!”

这片帐篷区,就是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在野外开设的“战地医院”。一声指令瞬间将战地医院“唤醒”。各救治班组迅即“动”了起来,卫勤人员穿梭奔跑,迅速扑向战位,打开设备、连通仪器、备好器械和药品……连林中的鸟儿也感觉到了紧张气息,扑棱棱地展翅飞向远方的天际。

前方的红蓝对抗演习已经打响,战友们的“伤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犹豫和耽搁。

只见8名卫勤队员戴着头盔,背着军医背囊,抬着担架,紧急前出。他们一会儿低姿匍匐前进,一会儿弯腰跃进,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动作,越土丘、过溪流、跨壕沟,辗转抵达伤员所处位置,迅速完成伤情判断、现场紧急包扎、电击除颤等急救处置后,用担架将“伤员”转运到机舱,连接输血供氧通道,打开监护设备……卫勤队员搭乘直升机快速后送伤员。

迎着身边众多参训官兵赞许和信任的目光,医疗队员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多年前的一次卫勤考核“失利”,被他们记入了“院史”。野战医疗队一直是医院引以为豪的“亮点”,为什么在紧急拉动中掉了“链子”,如果真的是打仗,这样的责任谁负得起?这次的“走麦城”,让医院上下深受震动。一个个问题在复盘中浮出水面:“重技术、轻战术”“重技能、轻体能”“重单兵、轻体系”……

为了能在未来战场交出合格答卷,痛定思痛,全院上下横下一条心,野战医疗队有针对性地加大野战训练的难度和强度,突出“战味”,反复锤炼。他们有意识地选择酷暑严寒的恶劣天候,尤其是阴雨连绵的季节,把野战医疗队拉到复杂生疏地带,进行野外生存能力和救护能力的演练。“战情”随机设置,进行包括野战医疗所的展开与撤收、伤员的救治与后送、人员配备与轮换、装备的伪装与抢修等课目的训练。

那是一个夏季的夜晚,结束一天的训练,疲惫不堪的医疗队员们在帐篷里睡得正香,“战报”突至:“命你部紧急转场,目标A地域!”

“人员集结,快速行动!”快速撤收、装车、登车、开动,向A地域紧急机动。两小时急行军,按时到达目标地域,按照要求展开手术车、X线检查车、开展装备伪装……40分钟后一座野战医疗所在大山深处悄然展开,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命令又至:迅速撤收,2小时后赶到B地域……

转场途中,热腾腾的饭菜刚到嘴边,又接到转场命令,兵贵神速,迅疾如风。大家连忙收起饭盒,手脚麻利地撤收、装载,十余顶迷彩帐篷魔术般“消失”了。拔营起寨,按班组快速登车,匆匆赶路。车队朝着新目的地疾驰而去,车灯在个别地段才会开启,最大限度将车队的踪迹遁入山中。

由于卫勤训练专业性强、门类多,效果如何,有时候很难评判,极易陷入自训自评的怪圈。他们的办法是引进“卫勤蓝军”,在演训场上与野战医疗队进行面对面的“较量”。

早晨天刚蒙蒙亮,硝烟弥漫中,野战医疗方舱接连展开,卫勤队员分工协作、穿梭忙碌,一座野战医院迅速开设完毕。第一批100名伤员集中涌入野战方舱医院,这阵势,简直快把各方舱、帐篷挤“爆”了。伤员中有炮弹弹片伤、汽油弹烧伤、枪弹贯穿伤、高处坠落伤、失血性休克、毒蛇咬伤、食用野蘑菇中毒……伤情复杂,并且多数为多发伤、复合伤等棘手问题,救治过程处处是“关口”。甚至有的“卫勤蓝军”还扮成伤员,现场出难题,密切观察救治情况。

在现场,有的伤员或呻吟、或喊叫,伤情分检区忙成一团。年轻护士小周带着设备,闻声直奔喊得最响的伤员而去。没承想,组长李冉冉一把将她拽了回来:“能叫能喊的,往往是中轻度伤员,躺在担架上一动不动的大多是危重的。”小周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地按组长交代的办法分检伤情。

现场一片忙碌,大家按伤情的轻、重、缓、急,两人一组实施伤情快速分检,接连将伤员分送到各个救治班组、单元,开展抢救和治疗。

清洗消毒、包扎固定、降温补液、手术治疗……伤员越来越多,检伤分类、抗休克、X光检查、彩超检查、血液检查、野战手术各个环节都在满负荷运转,有的班组医务人员人手告急,其他班组的“全科医生”第一时间补上。

“要求派一名护士现场演示——微光条件下的静脉穿刺。”蓝军提出了要求。“我来!”护士黄恋自告奋勇,在漆黑的帐篷里,她的纤手如灵敏的“雷达”,反复“搜索”伤员的静脉。突然,一只手电投来微弱的光束,只见她手起针落。快、准、稳地将针头扎入伤员的静脉。

“一次送来30名需要手术的重伤员,你们该如何应对?”蓝军又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难题。战时批量伤员多、战士伤情复杂,如果对一些重伤员挨个实施精细手术,就会造成伤员的“积压”。野战医疗队迅速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模式,即对重伤员的出血部位进行封堵、对各重要器官进行保护、对断裂部位进行包扎固定后,9名伤情危重的伤员分别乘直升机和救护车,通过空中和陆地两种渠道快速后送,医疗队员全程伴随。

与“卫勤蓝军”对抗演练,看似是自找苦吃,甚至是自找难堪,可卫勤队员们却说,“不怕问题被暴露,就怕问题被忽视,打一仗,进一步,走上战场才不会栽跟头。”

前几年,医院围绕实战化救治需要,将急救、普外、骨科、颅脑、心胸等科室力量进行整合,成立“野战外科教研室”,跨专业遴选多名专家领衔,专门负责战时卫勤保障研究、骨干教学和战救课题攻关,被大家称为“打仗科室”。

作为这个科室的首席卫勤专家,郁毅刚一直在思考,新质卫勤保障力该如何提升,该从哪个方向突破?他与战友们紧盯战救新理念、新做法,反复琢磨。终于,医院上下达成共识——零距离对接保障一线,探索组建精干、高效、合成的“前沿外科手术复苏集群”,靠前配置多支“前沿复苏手术分队”,缩短战时救治链路,赢得主动。

医院创新打造“前沿外科手术复苏集群”,包括多支“前沿复苏手术分队”,不再坐等伤员后送,而是主动“前出”。既可伴随营连攻防,紧贴前沿阵地快速保障;也可以在后方医院听令支援,全时待战,随时能战。

在海上,无风三尺浪,平常站在甲板上,都容易眩晕,在摇摆的情况下,进行抢救或手术更是难上加难。分队以单舰及小规模海战为背景,队员们在风浪的摇摆中进行批量伤员急救、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损伤控制性手术等多个项目的训练。

在空中,分队配备轻型山地车、器械、药品、食品依托直升机运载,可以在一小时内,将人员、装备送达300公里的辐射范围,可独立、快捷、高效地执行战场急救任务。在陆上,队员们配备轻型轮式车辆和器械装备,分别与某陆航旅、某合成旅开展对接演练,战斗打到哪里,生命救护就全天候跟进到哪里。

战时的一线救治,战况复杂,形势凶险,对卫勤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加入“前沿外科手术复苏集群”的门槛也相应提高。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精通一线伤员的脏器损伤手术控制、包扎止血、分类后送等医务技能,还要具备射击、军事识图、野外生存等军事素质,以及抗眩晕颠簸、快速机动转场的强健体能。

任务面前,舍我其谁?重症医学科主任窦燕、骨科硕士石玲玲等女医生们立下军令状:每天一个3公里,天天坚持;每周一次军事课,雷打不动;每月一次小考核,以考促练;每季对接部队演练,全程锤炼。为了练就在直升机、步战车、舰船等颠簸状态下的救治技能,她们在多功能“旱船”上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不但要适应颠簸摇摆,同时还要进行手术操作。她们还每年到作战部队轮训,携带手术器械直抵演训场,伴随部队机动保障,随时开展手术治疗,在火热的训练场上加钢淬火……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