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工世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陆军某试验训练区高级工程师吴航天——

眼到手到更要心到


■王晨辉 曾 伟 雷 柱

在吴航天眼中,无人机是有“脾气”的——

兴奋时,它会高高飞起;生气时,它对你的指令“爱搭不理”;伤心时,它又会“郁闷”地贴地而行;有时也会“耍耍小性子”,飞得无影无踪,让你到处找寻。

作为无人机试验鉴定的“把关者”,吴航天摸透了无人机的“脾气”。时间久了,他觉得,眼前这些冰冷的飞机是有灵性的。

那年,我国某型无人机试验任务在吴航天所在的试验训练区展开。面对全新领域,吴航天主动作为,承担起了该型无人机试验任务。那时候,吴航天在导弹试验领域专家队伍里刚刚站稳脚跟。放弃“老本行”,大家有些不解。吴航天说:“搞武器试验,就不能畏惧挑战。”

无人机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想要真正“吃透”并非易事。

“熟悉无人机要像熟悉自己身体一样。”吴航天给自己定下目标,从弄懂每个零件、每条线路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白天他铆在测试间,对照说明书边实践边琢磨,晚上回到宿舍利用厂家提供的资料,研究工作原理、梳理故障难点。有一次,为了搞清一个数据,吴航天将周边图书馆跑了个遍。

凭借一股钻劲,吴航天慢慢和无人机交上了“朋友”。有时,无人机出现“头疼脑热”,吴航天能够快速找出“病根”进行治疗。

一次,某型无人机试验结束,全部数据都符合指标要求,可以交付部队。吴航天却坚决不同意。原来,该型无人机在试飞过程中,发出一阵阵异响。在一遍遍观看试验录像后,吴航天发现无人机螺旋桨有一处轻微裂纹。事后,大家说:“无人机‘打个喷嚏’吴航天都能感觉得到。”

一直以来,吴航天把无人机视为亲密无间的“战友”。一次飞行试验过程中,某型无人机突发故障,吴航天不顾生命危险,第一个冲了上去,冷静地处置问题……这件事,让吴航天至今记忆深刻,他说:“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战友就这样‘牺牲’。”

虽说无人机“出身娇贵”,但吴航天从不会“惯”着它们的“毛病”。去年,新型试验场建成不久后,吴航天主动请缨,带着无人机上了高原。在高原,吴航天和同事们一待就是几个月,战风沙斗寒暑,陪着无人机“练翅”。

“检测无人机是一门技术活,眼到手到更要心到。”从事试验工作30年,吴航天交上了一份优异成绩单:先后完成试验任务4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30余个,多次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