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2020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如期召开。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党中央对下一步“三农”工作作出怎样的部署,备受关注。
如何理解“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长远问题?结合学习理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
“三农”工作
城乡协调发展补齐现代化短板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理解“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
李小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句话指明了乡村振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总结我国70多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农业农村发展经验可以看到,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提供了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土地及生产资料等。同时,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提高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也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因此,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共同富裕,一定是建立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因此,着手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包括收入差距、社会公共服务差距等,非常必要且十分迫切。
记者: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十四五”开局做好“三农”工作有何特殊意义?
李小云: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不同,“十四五”时期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农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还未完全实现。现阶段,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体现,“三农”仍是全面现代化的短板。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有雄厚的物质积累,也在长期的探索中总结出较为完善的发展经验,同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政策措施。为此,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必须对“三农”工作予以重视。只有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才能保证“三农”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掉队。
乡村振兴
“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记者:从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如何看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者之间的关系?
李小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
经过8年持续奋斗,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为世界解决贫困问题作出了中国贡献。然而,我们还应意识到,这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彻底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
未来,扶贫工作的重点方向是应对相对贫困,包括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这恰恰也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就进入了有机衔接的阶段。乡村振兴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既能解决贫困问题,又能全面解决乡村问题。
记者: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这期间工作重点方向主要有哪些?
李小云: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农民收入基础依然相对薄弱,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的风险依然存在。不少贫困县摘帽之后,仍需后续各项政策跟进扶持,保持稳定。
5年过渡期的提出,给脱贫摘帽县吃了一颗“定心丸”。5年过渡期的时间与“十四五”规划是相一致的,让我们的政策衔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重心转移有了缓冲和过渡的时间。
因此,在过渡期内需要保持政策的稳定,主要工作是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同时,在“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得到解决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确保脱贫摘帽地区和脱贫人口能够在政策支持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记者: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如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哪些新要求?
李小云:从当前形势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离不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
乡村人口是我国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乡村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领域,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大有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快、产业发展空间大,农村需求潜力也较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我们需要立足国内大循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在着力推动农民增收的同时,逐步完善农村社保体系与医疗体系等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农民消费结构改善升级,充分发掘农村市场潜力。
粮食安全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记者: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有何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
李小云:粮食安全不仅意味着国民口粮的安全,也意味着国家经济的安全。我国长期坚持粮食生产立足国内,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是治国理政的大事,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其中,确保粮食生产以国内为主,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核心任务。
当前,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考验,依靠进口调节等一系列传统粮食安全保障措施遇到新的挑战。同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在此情况下,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这些都凸显了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立足国内的重要性。
记者:解决粮食安全的长远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下一步有哪些重点工作?
李小云:我认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主要在于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发展质量。这些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首先,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让农民种地有积极性。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人口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在此情况下,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日渐深度融合,高度智能化的养殖场、智能分拣采摘机器人等高新科技成果应用更加广泛,显现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二,提高土地生产率,特别是大宗粮食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等的单产水平。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出路。所以,当前我们呼吁科技兴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科技创新提高土地生产率,作为农业长期发展的根本保障。农业增产,品种是关键。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还需要抓紧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