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的移民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小镇。记者踏访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

戈壁荒滩蜕变“塞上江南”


■本报记者 欧 灿 钱晓虎 特约记者 孙利波

【新闻回放】2016年7月,习主席在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移民村考察时对村民说,看到这里的移民新村建设得很规整、很漂亮,大家摆脱了过去的贫困日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习主席指出,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把移民搬迁脱贫工作做好。

连绵起伏的贺兰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把闽宁镇原隆村护佑在自己的臂弯里。林木环绕的村庄里,红顶白墙的农家小院整洁美观。村民家门口崭新的皮卡车、新式保温大棚里长势喜人的果蔬、葡萄酒庄内甘洌飘香的美酒,向人们展示着移民新村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要不是习主席当年亲自推动生态移民工程,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隆冬,记者走进原隆村,大家争相讲述起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动人故事。

乱石滩上建起生态移民村

村民万全红家宽敞整洁的小院里,3间屋子刚刚翻新,孩子们上学也有了着落,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1997年7月15日,是一个改变全村人命运的日子——闽宁村正式奠基,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代表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专门发来贺信,祝贺闽宁对口协作取得重要成果。

20多年间,习主席四赴宁夏。1997年,在福建省工作期间,他牵头负责闽宁协作对口帮扶,第一次走进宁夏。2008年、2016年、2020年,他3次来到宁夏,视察重点都是扶贫工作。

如今,闽宁村早已升格成了闽宁镇,昔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石跑”的移民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小镇。

“当年村民刚搬到这里时,到处是一堆一堆的小沙丘。春天常常刮沙尘暴,夏天晒得能看见蒸腾的热浪,到了冬天又干冷干冷的。”与闽宁镇原隆村毗邻而居的陆军某部高级工程师张怀奇,见证了这个移民村在戈壁滩上艰难崛起的全过程。

军地共建活动从上世纪90年代迎接首批移民群众后,逐渐增多。移民群众安置过程中,该部与村里签订了“军民一家亲、共建新家园”帮扶协议,把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党委工程紧抓不放,官兵发挥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作用,下大力推进党建、创收、暖心、人文、生态“五个工程”。多年来,村里的每一点变化,官兵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航拍无人机在原隆村中心广场腾空而起。从空中俯瞰,黄河穿境而过,在带来充沛灌溉用水的同时,也裹挟着沙石淤积于此,形成大片戈壁滩。向西眺望,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片绿洲:一排排高大的防风林向戈壁滩深处延伸,像一道道绿色的生态屏障守护着原隆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部领导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结合营区绿化,持续开展“保护母亲河”“拥政爱民林”等戈壁播绿活动,不断改善驻地生态环境。

20多年过去,如今的原隆村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塞上江南”。曾经的茫茫戈壁,立起排排白杨;昔日的连绵沙丘,育出片片果园……

产业扎根才能让移民扎根

走进原隆村温室大棚种植示范园,大棚里水汽氤氲,一垄垄翠绿的秧苗长势喜人。

“要多关心移民搬迁到异地生活的群众,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当地社会。”2016年7月19日,习主席到原隆村考察,实地察看花卉香菇种植、蔬菜香菇种植等农业科技大棚,了解该村种植、养殖、劳务等产业发展情况。原隆村党支部书记马晓平说,习主席对移民搬迁群众的生活非常关心,让村民们深受感动。

正在包装瓜果的村民王金福向记者介绍,由于采用蚯蚓土、农家肥等栽培技术,大棚里种的很多反季节瓜果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天采摘,第二天就能出现在北京、西安的市场”。

贺兰山的独特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葡萄酒产业公认的“黄金产区”。位于贺兰山脚下的原隆村,入驻了多家葡萄酒企业。记者在一家酒庄看到,采摘下来的葡萄装进10多米高的橡木桶里发酵,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浓浓酒香。

“农忙时节,摘葡萄用工量可达200人以上,全部由原隆村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负责,每年仅此一项,就能为村民增收近300万元。酒庄每年还通过村党支部向移民群众支付土地流转费200多万元。”谈起收益,马晓平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温室大棚、葡萄酒、光伏发电……这几年,一个个产业陆续落户该地。在马晓平看来,原隆村的发展过程就是产业发展、产业扶贫的过程,也是从“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模式转变的过程。

“产业发展得好,部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讲起大棚的来历,马晓平充满感激。前两年,原隆村很多地方沟壑纵横、砂石遍布,陆军某部安排人员和设备,从乱石堆里平整出几百亩土地,并援建了两座温室大棚。现在,原隆村的温室大棚已形成规模,出产的瓜果蔬菜因绿色健康、口感上乘,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

易地扶贫搬迁,最难的是扎根。“搬迁不是简单的盖几间漂亮房子。要稳得住、能致富,才能扎下根。”马晓平说,这些年,村民们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干劲十足,真正在戈壁滩上扎下了根。

干沙滩变成“金沙滩”

冬日暖阳下,一个150多平方米的特殊小院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里是“原隆村兜底保障服务中心”——一座集日间照料、爱心饭桌、洗衣、理发、洗浴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马希玲是该中心专职员工,主要工作是悉心照顾村里的特殊困难群众,为他们做饭、洗衣。小黑板上,写着她准备的晚餐食谱。马希玲说,每天中午和晚上,村里的兜底保障户都可以到这里免费吃饭。

“习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求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和村里协商,投资建立了闽宁镇第一个兜底保障中心。”该部领导告诉记者,保障中心的服务对象覆盖原隆村25户孤寡、残疾等生活困难的特殊群体,2020年4月正式投入运行。

“兜底保障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途径。”马晓平说,保障服务中心的建设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原隆村村委已作出新的规划,将根据兜底保障对象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几年,多亏了部队官兵照顾,我们不仅住得安心、务工顺心,就连女儿的学业都有人操心。”村民万全红说,女儿万雯2019年面临中考,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该部安排人员为她辅导功课。不到半年时间,万雯的成绩明显提高,顺利考入县里的优质高中。

既注重物质上“输血”,更注重精神上“补钙”。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为实施精准扶贫,该部与8户贫困户挂钩帮扶,在就业、生产上给予支持,帮助贫困户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鼓励村里孩子上学,该部官兵每年捐款资助贫困学生。2019年,村里有28人考上大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在帮思想、转观念、兴文化上聚焦用力,既改善了民生,又凝聚了民心。”该部领导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与原隆村联合开展助学兴教、文化扶志活动,提振了军地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人心士气。

采访结束时,记者用无人机为原隆村拍了一段全景视频。第一次俯瞰自己的家乡,马晓平有些动情:“原隆村周边这片5000多亩的防护林,是解放军官兵与我们一起接力奋斗的结果。它让村民们坚定了一个信念——只要肯实干,干沙滩一定能变成‘金沙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