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妥协”的人,往往不可避免地成为失败者,在蹉跎岁月中一事无成
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时,心里有时会有一个声音出来拖延一番,甚至会打乱原有计划,“还有时间,可以一会儿再做”“费时又‘烧脑’,差不多能交差就行了”“这个太累了,做不来,要不算了吧”……这些想法,是一种面对现实的“自我妥协”。
不可否认,“自我妥协”现象在一些官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休息时间沉迷于打扑克、打游戏,总是想再来一把、再玩一局,结果一天下来,原计划要做的其他事务一样没做;有的因上级安排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就产生畏难情绪而降低标准,敷衍了事;还有的在年终考核时,对“苦累难”课目,只求及格,不争优秀……诸如此类行为,不仅不利于官兵个人成长进步,也会给部队战斗力水平的提升带来阻碍。
“自我妥协”的人,往往是动力不足,缺少上进心,以致遇事能拖就拖、能躲则躲。这种“自我妥协”往往会导致思想懈怠、精神萎靡。有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自我妥协”的思想病根一旦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就会不断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在充满挑战的人生路上习惯于等、靠、拖,周而复始,便会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严重阻碍工作的推进落实,也会影响单位的建设发展。
南丁格尔曾说,成功的人通常都有失败者不喜欢的习惯,因为他们愿意做自己并不十分乐意做的事,以获得成功的果实。然而失败者却大都不愿挑战自我,得过且过,最后只能接受不甚满意的结果。“自我妥协”的人,往往不可避免地成为失败者,在蹉跎岁月中一事无成。相反,那些不愿“自我妥协”的人,会为了心中目标努力拼搏,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但她并未向生活妥协,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事业的执着,对梦想的追求与对成功的渴望,潜心钻研学问,致力于科学研究,最终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克服“自我妥协”,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拿出不怕难的勇气,下定克服困难、挑战自己的决心,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击碎“自我妥协”的想法;其次应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以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雷厉作风对待每一项工作,争取干一件事情树一个标杆,完成一项任务出一件精品;最后还要以“日日知非,日日改过”的态度,经常反躬自省、检视自己,找准问题、精准施策,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自省、严格自律中克服“自我妥协”。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谨防“自我妥协”,始终干劲满满,才能在不断进取、不懈奋斗中实现新的跨越,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