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英国“脱欧”、疫情冲击等挑战不断,欧盟面临多重考验——

老问题尚未解决,新情况接踵而至


■本报记者 许怡真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崔洪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距离12月31日英国“脱欧”过渡期结束只有数天时间,英国和欧盟终于在24日宣布结束关于双方未来关系的谈判,就包括贸易在内的一系列合作细节达成一致。此前由于在关键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英欧双方以贸易协议为核心的未来关系谈判,形势一度非常严峻,原定于10月中旬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一延再延。

英国是欧盟发展壮大的“三驾马车”之一。英国“脱欧”,无疑是地震般的冲击,不仅牵扯了欧盟很多精力,也伤了欧盟的“元气”。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新老欧洲的矛盾、外来人口的融合等挑战,都在考验着欧盟的内部关系和治理能力,关系到欧盟的未来走向。

团结,这个高喊了许多年的口号,对于欧盟这个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如今成为更为现实而紧迫的议题。

一场压力测试

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形成共识

不久前,英国将首都伦敦等部分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级别提升至第四级。眼下,英国出现变异新冠病毒毒株,法国、意大利、芬兰等多个欧洲国家暂停英国航班入境。显然,席卷欧洲的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还在持续。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并在欧洲迅速蔓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意大利,一再向欧盟发出援助请求,但没有得到及时而满意的回复。自顾不暇的一些成员国,不仅在提供援助方面行动迟缓,还将欧盟单一市场、共同边境政策抛之脑后,纷纷出台相应措施,如禁止紧缺的防疫物资出口、关闭或单方面管制申根区边界等,甚至出现截留他国进口的医疗物资等情景。“面对疫情的冲击,成员国之间各自为战,非但没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还凸显了一些制度性缺陷和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表示。

王义桅分析说,由于行为习惯、社会治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受疫情冲击程度的不同,欧盟各国在防控问题上的态度和措施并不一致。部分中东欧国家也因为意大利疫情防控的前车之鉴,对欧盟产生了“信任赤字”,倾向于向欧盟以外的国家求助。

“欧盟面临的危机是多层面的,既有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团结危机,也有国家内部的团结危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表示,由于疫情突发,恐慌情绪使得各国之间无法进行良好的协作,一些防疫措施无法完全落实和执行。

然而作为高度一体化的组织,欧盟各成员国关注的问题不一样,认识也不一致,这就使得“分歧-博弈-妥协”成为欧洲内部许多决策的常见路径。崔洪建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和欧洲形势下,各方需要妥协的成本越来越高,博弈的过程越来越复杂。但在出现问题甚至发生危机之后,往往能形成倒逼机制,欧盟各国才更容易形成共识。

事实上,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忙乱之后,欧盟在应对疫情方面也开始进入正轨。在医疗领域,欧盟推动医疗设备出口禁令的解除,在共同边境关闭期间建立防疫物资和人员的“绿色通道”,推动疫苗研发合作,以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等。在经济领域,欧盟在疫情之初,就提出欧盟层面的企业紧急贷款和失业救助计划,而后又设立了“恢复基金”,助力各国早日实现经济复苏。尽管如此,各国在款项分配、解封时机等方面,仍存在严重分歧,疫情对欧盟的考验仍在继续。

一道无形鸿沟

矛盾交汇制约欧盟行动能力

12月上旬,波兰和匈牙利终于作出妥协,不再对高达1.8万亿欧元的2021-2027欧盟预算框架和“恢复基金”的分配行使否决权。此前,两国拒绝接受预算附加的一些条款,使得这项需要欧盟成员国一致赞成才能通过的预算案陷入僵局。

“让一些强调主权的中东欧国家进行司法改革,服从欧盟法律的要求,这并不容易。”王义桅表示,一些老欧洲国家当初创立或加入欧盟时,比较认可让渡部分主权以实现欧洲联合的理念。而一些新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则希望通过入盟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欧盟陆续吸纳新成员国后,多层博弈的现象更加频繁出现,一体化进程遭到很大的阻力。

崔洪建也认为,东西欧之间在预算、防务等许多问题上都存在矛盾,仿佛有一道“无形的鸿沟”阻碍有关国家达成共识、加强合作,制约着欧盟的行动能力。

事实上,这样的“鸿沟”几乎无处不在。在安全领域,欧洲防务一体化进展缓慢。在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上,新老欧洲国家间存在天然矛盾。王义桅认为,中东欧国家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渴望减小俄罗斯对自己的影响;而西欧国家则认为邻居不可选择,希望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用一个声音说话”一直是欧盟的理想,可内部矛盾却让欧盟有时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

崔洪建表示,美国与法国、德国之间的关系今年有所恶化,美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反而有所发展,美国有意识地利用欧盟在对待北约和俄罗斯问题上的分歧,在其内部制造裂痕。美国新政府上台后,欧盟在处理与美国关系问题上将面临两种选择:一种主张为了与美国和好如初,不惜放弃“战略自主”,另一种主张与美国关系再好也不能放弃“战略自主”。如何取舍,将影响欧盟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向。

老问题尚未解决,新变化接踵而至。王义桅认为,大量横向的、扁平化的数字化技术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民粹主义思潮的传播。这种思潮结合传统欧洲的自由主义,让欧盟的团结变得越来越困难。

一道待解难题

全新方案促进外来人口融合

今年10月,法国巴黎一名教师因在课堂上展示涉及宗教的漫画遭极端分子斩首。这不禁让人联想2015年初,《查理周刊》办公室遇袭导致12人死亡、5人重伤的惨案。法国政府随后解散国内具有宗教极端主义倾向的组织,总统马克龙在公开讲话中表示,要保护人们展示具有争议的宗教漫画的自由,这些都引起穆斯林世界的强烈不满。

在巴黎之外,法国尼斯、奥地利维也纳等城市今年也接连发生带有宗教背景的恐怖袭击案件。欧盟为此发表声明表示,必须保护欧洲民众不受宗教极端主义侵害。

“人口问题是欧洲根本性的问题,欧洲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匮乏的危机,直接影响欧洲的竞争力。”王义桅表示,解决问题的最快途径之一,就是从西亚北非地区引入青壮年人口。但是,这也使欧盟国家普遍面临外来人口如何更好融入社会的问题。

然而,由于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原因,部分外来人口未能有效融入欧盟国家的主流社会,给极端分子煽动仇恨情绪提供了可乘之机,使欧盟国家面临极端宗教势力加速渗透和恐怖主义活动增多的巨大压力。

在专家看来,法国的动向,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欧盟处理宗教社会问题思路的调整。崔洪建表示,在欧洲以前的主流观念里,需要谨慎地把少数极端分子和伊斯兰教本身进行切割。而法国总统马克龙态度比较强硬,希望穆斯林作为一个整体,接受法国的所谓世俗化原则,其着眼点就是要铲除极端分子产生的“土壤”。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欧洲正在极力寻求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欧盟委员会11月下旬发布一项行动计划,计划在未来7年内,在移民的教育和培训、就业和技能认定、健康服务、居住条件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其更好地融入欧洲社会。在疫情影响下,移民、难民涌入欧洲的速度有所减缓,欧盟希望以此作为窗口期,形成总体的协调方法促进外来人口融入。

人物肖像绘制:杨 欣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