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技前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2020,难忘科技前沿那些足迹


■王皓凡 邓杰文

2020,庚子鼠年,令人难忘。新年伊始,新冠疫情骤然暴发并肆虐全球,成为年度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一年,本报《科技前沿》专版与读者携手前行,记录下科技界一个个珍贵难忘的历史时刻。

这一年,全世界人们凝聚科技力量打响疫情“阻击战”,绘就一幅幅壮阔的“科技抗疫图谱”。航天、5G、人工智能、量子、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仍然发展迅猛,科技强国的步伐依然铿锵有力……

看,科技之光照耀未来前行方向!听,科技创新大潮澎湃而来!新时代“弄潮儿”铆足了劲,向一个个科技制高点发起冲锋,不断刷新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岁末,让我们一同回眸——

科技之光驱疫魔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战胜疫魔离不开科技创新。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我国军地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长,迅速展开科研攻关,将平时的科研积累和技术储备迅速转化为“战时资源”,汇聚成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

北斗系统成为耀眼明星。北斗系统鼎力相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工作再次刷新中国速度;有了北斗指路,高精度定位无人机等设备可快速定点投送应急物资,并实现精准喷洒、巡检喊话等防疫作业;通过北斗系统车载终端,可向入网车辆持续推送防疫物资运输信息、道路运输服务信息等,筛选出最优行驶线路;面对封闭管理措施带来的物流配送压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力引导,使配送目的地的精准位置信息一目了然。

“虚拟战场”助力科学防控。我国自主研发新冠病毒传播预测和防控措施评估系统—这一由疫情传播情景构造、计算实验方案设计、计算实验支撑环境、疫情传播可视化和措施评估等模块构成的“虚拟战场”,能够通过海量样本,帮助科研人员对疫情的传播过程进行多路径演化和复盘分析,并根据人口分布、医疗资源储备、文化背景等特征,对各种防控措施组合进行评估优化,为政府防控疫情决策提供合理有效建议。

高新装备显威抗疫一线。在防控行动中,多种高新医疗装备“闪亮登场”:被称作“钢铁侠”的医务机器人现身“红区”,不仅百毒不侵,还能不知疲倦地替医务人员忙碌;DNA测序仪不仅能让病毒现出原形,还可甄别数量庞大的疑似患者,缓解临床诊治的压力;非接触式快速红外体温筛查仪部署在人群密集场所,大幅提升了疫情检测防控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接触感染概率;负压监护型救护车可控制空气单向流动,在车内形成由上往下的定向气流,保障医护人员的呼吸安全;无线电子听诊器通过蓝牙发射技术,能够穿透厚厚的防护服,清晰地将患者的心音和呼吸音传到无线耳机中……

此外,针对新冠疫情,《科技前沿》专版还时常刊出科学防疫的相关常识,跟踪报道疫苗研发最新进展,为人们战胜疫情不断注入了底气和信心。

踏上天路向星辰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东方红”“神舟”“长征”“北斗”“天宫”“嫦娥”……一代代航天人用青春和智慧搭起“飞天之梯”,不断刷新着中华民族的飞天高度,不断创造着世界航天史上一项项新的纪录。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

逐梦海天中国航天人再次出发。今年9月15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弹射升空,随之点火一飞冲天。10多分钟后,火箭搭载的“吉林一号”高分03-1组9颗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第二次成功完成海上航天发射任务,开辟出一条新的“海上天路”。

转战海上两战两捷。追溯此次海上发射始末,科研团队始终都在与难题“过招”。测试阶段,工作人员将运载火箭分部件转运至港口厂房进行组装测试,提升发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地面测控小组反复研究探测方案,陆续攻克传统测控与天基测控配合等多项技术难关。为突破提升发射效率,发射中心打破传统思维,科学划分测试、发射、测控等系统模块,针对不同需求,依托系统进行模块组合,实现由大而全的系统保障向小而精的模块化保障过渡,组织模式进一步简化。

“天问一号”飞向火星。今年7月,“天问一号”承载着中国航天人的梦想,开启了中国的火星之旅。从发射入轨、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火星停泊到离轨着陆,“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跨度长达10个多月,直线距离突破4亿公里。相较于嫦娥四号登陆月背,“天问一号”面临的是1000多倍于地月距离的漫漫长路。科研人员要在准备时间只有登陆月背1/4的前提下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目标。面对诸多难题,科研团队采用超大变时延开环控制技术、地火空间精密定轨与预报技术以及火星车遥控操作任务规划技术等,全面掌握、分析和规划火星车所处环境,确保实现精准遥控、科学开车。

“嫦娥”奔月,征途如虹。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至此,结合今年“嫦娥”在《科技前沿》专版上的系统报道,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我国探月工程已完美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同时,还能感受到,中国航天人并未就此停下追梦脚步,未来的问天之路必将向着无尽深空不断延伸拓宽。

集思广益见真知

思路决定出路。2020年,《科技前沿》专版刊出30余篇言论,重点从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内核、谋创新、促融合等多个角度,阐释了对科研发展特别是科技强军的重要意义。

在这里,我们沉淀着宝贵的思想收获—

科技强军,要具备“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研定力和专注力。科学的攀登、创新的领跑,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多年的坚守与积累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老一辈科学家干着“惊天动地事”,做着“隐姓埋名人”,却撑起我国科技大国的“脊梁”。这份皓首穷经的“专注”与超乎寻常的“定力”背后,是对科学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也是献身科学的精神体现。唯有秉持着这种精神,我们的奋斗与努力才会化为创新的能力和“果实”,不断战胜困难、超越自己,最终攀上梦想之巅。

科技强军,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当今世界,科技研发已步入“大联合”时代,唯有坚持产学研协同作战,才能消除各种“堵点”,形成“需求+技术+产业+应用”的协同新模式新机制,加快自主创新成果从需求到产品、从市场到战场的快速转化。在国防科技上尤需建立起资源共享数据平台、资本投资服务平台、产学研咨询服务平台,使需求到技术、技术到产业之间的“断点”因此而接续,实现有效的融合发展。

科技强军,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以保障和维护国家安全为使命,既是对国防科技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由关键核心技术自身高复杂、高难度、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所决定。高新技术特别是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对军队建设发展和新质战斗力生成有着引领带动作用,只有聚焦能打仗打胜仗,集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我们才不会重蹈受制于人的覆辙。

科技强军,要激活基层科技创新“一池春水”。基层官兵身处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战斗力建设链条最末端,对组训方式调整、装备器材使用、训练短板弱项的感知最敏感,是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军。他们“接地气”的发明创造,为军事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现代战争尤为看重交战双方军人素质的比拼,激活基层科技创新“一池春水”,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加快战斗力生成的关键性因素。

科技强军,要点燃科研血性。当下,军事科研领域加速演变、迭代发展,为争夺理论和技术制高点,各军事强国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上演着一幕幕“生死时速”。这不仅是智慧与技术的比拼,更是精神力量的较量。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军事科研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但与未来战争要求尚存差距,还有诸多“短板之忧”“锁喉之痛”。面对机遇与挑战,每一名军事科研人更应激情勃发,多一些敢打必胜、全速挺进、勇攀高峰、忘我奉献的血性胆气,争当科学报国、科技强军先锋,用实际行动谱写无愧无悔的奋斗篇章。

既要集思广益,更要坐言起行。新的一年,在科技强军的大道上,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全军官兵将向着新的目标不断发起冲锋!

版式设计:殷 欣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