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戈壁深处的青春壮歌


■李  浩  王国栋

60多年前,在渺无人烟的沙漠中,一个导弹试验靶场拔地而起——一批中国航空武器开拓者响应党中央决策号召,为研制自己的导弹、原子弹,在这里进行着武器试验设施建设。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靶场官兵传承红色基因,用青春与热血,在荒漠戈壁深处唱响了一曲爱国奉献的壮歌。

1957年,朝鲜一雨成秋。一个电话,打到了志愿军第20兵团代司令员孙继先那里——志愿军总部命令他紧急回国接受新的任务,但是去哪里、干什么,却只字未提。回国后,孙继先才知道具体命令:“去负责导弹试验靶场。”随后,第20兵团官兵闻令而动,分批次悄悄转移,就此从朝鲜战场上神秘消失。

军令如山,第20兵团官兵风尘未洗,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火车一路疾驰。当火车停下,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千里戈壁,黄沙漫漫。官兵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但历经战火洗礼的他们深知,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总是没错的。修道路、建机场,每个人都干劲十足。两年后,官兵终于知道了自己建设的,是新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

当时,一起来到这片荒漠的,还有新中国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吃沙拌饭、住地窝子,忘我地投入工作中。后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空空导弹从这里试射,第一架无人靶机从这里起飞,第一颗原子弹从这里运往罗布泊……

几十年过去了,在今天这个现代化试训靶场,物质条件变好了,但前辈们留下的红色基因,始终流淌在后来人的血脉之中。

这里没有笔直孤烟、长河落日,只有刮不完的风、望不尽的沙,但这里从不缺少“追梦人”。一代代官兵扎根奉献在这里,建功立业在这里,甚至牺牲在这里……

提到史馆里的那盏马灯,靶场很多官兵都能讲出它背后的故事——1967年,当时只有21岁的该部原副司令员杨仲伏,辗转千里,只身一人来到了无水、无电的导弹测量点,一待就是20多年。伴着一盏马灯,他走遍了试验区所有的测量点,排除了上千起故障,积累了千余次跟踪导弹经验,主持编写了第一部《靶场测量手册》。离开测量点时,他把这盏马灯连同全部技术资料留给了新来的技术员。后来,这盏马灯又传了4代人……现在,这盏马灯走进了该部历史陈列馆,与现代先进的航空武器装备陈列在一起。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代靶场官兵扎根戈壁、以苦为乐、默默奉献。

因为靶场官兵热爱这份事业、忠诚于这份事业,所以即使面对危险也无所畏惧。几十年来,一批批热血青年为了事业前赴后继。他们中,有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为空空导弹事业奉献终身的郝维新;有只身一人奔赴荒凉戈壁,探索出“一靶两弹”试验方法,极大提高靶场利用率的高级工程师李鸿;有自主研制超音速无人靶机的无人机专家赵煦……

还有很多科技干部从小就跟着父母生活在这里,长大学成之后,又回到这里,选择和父辈一样在戈壁滩默默奉献。

1994年,贾丽霞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这里。“那时条件还是很苦的,马路都还没有通,坐的客车往往开到一半就陷到沙地里,我们就得集体下车去推车。”贾丽霞笑着说,“我和我爱人就是在推车时认识的。”

26年过去了,贾丽霞一直工作在科研一线,丈夫缪卫驰也一直投身于飞行一线。去年,贾丽霞的女儿缪楚玥军校毕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追随父母的事业。

大事业孕育大情怀。很多靶场官兵,都爱吟诵一首诗,那是老司令员王良旺的原创诗句:“大江东去我向西,辞家万里赴戎机。戈壁风沙数十载,不拭宝刀拭飞器。”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同样的情怀:离家虽远,心系祖国;身在塞外,胸怀未来。

60多年前,靶场建设时,当地的牧民们接到了搬家通知。他们可能不清楚这项建设意味着什么,但知道这是“国家的大事”,于是他们拖家带口、赶着牛羊、带着家当,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地方,在另一个地方重建家园。此后,因靶场建设需要,牧民们又几次大规模搬家。

驼铃声声响,黄沙万里长。如何回报人民?官兵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用敬业奉献创造出巨大的国防价值、军事价值,守护和平,保卫祖国和人民。

虽然身处戈壁,但思想要处于最前沿。采访中,笔者能感受到他们心底因使命和责任而产生的紧迫感。靶场领导说:“我们别的不怕,就怕国家投入这么多经济力量来搞科研,我们还拿不出像样的成果,或者拿出了成果,却不中用,那就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了。”面对军队建设发展需要,他们一直教育官兵要放眼未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远山寒甲,国重如山。漫天星火,前路可期。60多年前,第20兵团的将士唱响了一首划时代的壮歌;60多年后,这首壮歌依然流淌在戈壁深处,历久弥新……

上图:该靶场官兵正奔赴战位。

作者提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