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较 量


■杨思聪

拨捻着、跳跃着,一双粗砺、爬满老茧的大手正谨慎快速地摆弄着通信天线。同时段、同一个战场,另一双黝黑皴裂的大手,正在为雷达抢修。呵气成霜的冬夜,两双手的主人,正激烈而沉默地较量着,不时朝手上呵一口热气,既是共同完成任务,又是相互比拼速度。

雷达技师李防震,今年入伍整22年。他的对手张祖霞,当兵25年,是一个连他也要叫班长的通信技师。“不同行当的兵,有啥好比的,又是咋个比法?”在空军某机动雷达营,两名老兵之间心照不宣的“挑应战”搞得营长、教导员有点纳闷,两名老兵各自带的徒弟也都有点蒙。

机动雷达营遂行作战任务,拼的是啥?一个字,“快”!快速机动抵达指定地域,快速开设雷达阵地、指挥室,快速搜索任务目标,快速接通线路上报空情……因而,通信天线的架设速度,必须争分夺秒;雷达天线的撤收、展开,也丝毫耽搁不得。多组人马同时进行,谁落后,谁就拖了后腿。俩人都是“兵王”级的人物,谁服谁?

张祖霞心里清楚,自己“投奔”机动营不是为了争风头,这里很可能是他军旅生涯的“最后一站”。他曾几次与机动营一道参加重大演训任务,被练兵场上的硝烟味强烈吸引着,发自内心地渴望加入这个集体。

初来乍到,张祖霞就针对机动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状,把原来需要3个人配合完成的通信天线架设工作优化到2个人,一招就让全营官兵服了气。李防震也从此不再是“全营最老”的兵。为了保住“兵王”的地位,他总想着跟张祖霞较量较量。

不过,他们之间的较量不是为了打败对手,恰恰是为了使对手打败自己。一次演训任务复盘,张祖霞主动找到李防震,提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你们按照成型的模式练,几乎达到了极致,不如‘跳出来’试试?”他把自己优化兵力的经验方法倾囊相授。李防震潜心揣摩,在不断摸索中,也闯出了一条新路,雷达天线撤收、架设有效提速。回过味来,李防震尝到了甜头,主动上门敞开心扉,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一股脑和盘托出。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思想火花不断绽放。

究竟是谁胜出?官兵心中都有答案。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