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甘巴拉出发


■窦志先

飞机像只大鸟飘然落在贡嘎机场,进入视野的苍茫雪山仿佛没有尽头,瓦蓝的天空蓝得令人感动,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风中摇曳。布达拉宫在夏日阳光的辉映下更加肃穆神圣,拉萨河水欢唱着奔向远方,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苍凉、辽远、美丽。2003年7月的一天,我终于踏上了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

然而,当我置身海拔4500米的乃堆拉山口、海拔5300多米的甘巴拉山巅,我的感受却完全不同了。那里是人类生命的禁区,含氧量极低,紫外线却相当于内地的6倍多。就在这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常年生活着我们年轻的战士,他们个个都是血肉之体,却又有着钢打铁铸般的非凡之躯。

上乃堆拉山那天,我很快出现了高原反应。因气温骤降,除了头晕胸闷,还冷得让人打寒颤。而哨位上的浙江籍战士小陈依然持枪守卫着阵地,那神态宛若哨所旁一株株凌霜傲雪、不畏严寒,有着“高山巨人”之称的塔黄。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含泪与他合影。在和战士们的交谈中,我时常被他们的事迹感动着。雷达站有一段路不通车,须从两座山之间的一个山坳穿过去。不足一公里的路程,路窄坡陡、险象环生,被当地人称为“断头路”,意思是两头都无法连接的路。而官兵们日常工作、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资都是从这条路上靠肩扛、手提、人抬运上山的。在这海拔4500多米的高山上,即使徒手行走也觉吃力,头晕头痛、喘不上气是常态,何况还要负重跨沟、攀崖、爬坡,其苦其累、其难其险,可想而知。

次日上午,我们登上了甘巴拉。一下车,我就感觉两脚像踩了棉花,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到了学习室稍事休息,站长让人拿来氧气袋,我一边吸氧一边采访。一改以往的采访方式,我请参加座谈的每个人说一句最想说的话。副站长史永剑来自云南陆良,在甘巴拉一待就是9年,因缺氧,他脸色发青、嘴唇发乌,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他喘着粗气说:“我的身体虽然很难受,但我离不开甘巴拉。”技师王进军是山西太原人,刚与家乡的一位姑娘完婚,在甘巴拉已经战斗5个年头了,他对我说的一句话是:“甘巴拉锻炼了我!”在甘巴拉代职的工程师蔡伟,部队驻在条件优越的成都,他却主动申请上甘巴拉,他说:“甘巴拉是个苦地方,但也是锻炼人的好地方。”技师吴正军、炊事员蒋春海、油机员何世偈、操纵员杨同军,他们都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共同的心声:扎根雪域高原,守卫好祖国领空,做一名甘巴拉人无怨无悔!

下山前,我特意请求吃一顿“甘巴拉饭”。早听人说,甘巴拉近几年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若是遇上狂风暴雨或大雪纷飞天气,生活物资供应仍是一道难题,战士们经常用温水泡方便面吃。当我吃着温水泡得半生不熟的方便面时,感觉实在是难以下咽。在这海拔5300多米的高山上,因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战士们只能喝这种“温吞水”。吃着“甘巴拉饭”,面对甘巴拉官兵,我每时每刻都被他们“缺氧不缺志”的精神感动着。

时光如梭,转眼10多年过去了,而我却时常想起驻守在西藏的官兵们。在部队,他们是守卫祖国神圣领空的英雄;退役后虽脱下了军装,但他们仍然是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和热血的勇士。回想年初,全国驰援武汉的数万抗疫大军中,就有“逆行”而上、英勇参战的退役军人的身影。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参加一线医疗救治,为医护人员配餐,收集医疗垃圾,驱车千里运送蔬菜,以交党费、献爱心之名捐款捐物,他们都在用行动诠释“原先我是一个兵,现在我还是一个兵”。

几乎是同一时间,各地的退役军人坚决听从党的召唤,他们视疫情为敌情,吹响了冲锋号,自发组织起各种形式的“党员突击队”“老兵尖刀班”“红星志愿者”,昼夜不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像在战场上杀敌一样奋不顾身,有多人在抗疫中献出了宝贵生命。

他们退役不褪色,依然是一个个不穿军装的军人。

那天在梦中,我又一次来到了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我知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乃堆拉山,在甘巴拉哨所,总有一茬又一茬的战士带着梦想而来,在这条蜿蜒的山路上洒下汗水,绽放自己的青春之花,然后又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从条条山路上出发,走向更远的远方……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