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西藏军区某团大力建设“信息化边防”提升管边控边能力——

新科技让边防官兵“耳聪目明”


■王美玉 本报特约记者 李国涛

大雪初霁,坚冰未融。初冬,记者跟随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四连巡逻分队执行例行巡逻任务。

“按计划前出观察执勤!”抵达巡逻点位后,四连连长柴威下达命令。上士黄雨从背包里取出融合型多功能望远镜,对目标地域进行观察。雾起山谷,遮天蔽日,黄雨将望远镜调至红外模式,藏在浓雾中的观察目标顿时一览无遗。

据介绍,这款望远镜今年10月配发连队,集红外、微光夜视、激光测距、拍照录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助力官兵在复杂环境和恶劣天候下高效执行任务。

“新科技的广泛运用,让我们观察执勤所需时间大大减少。”柴威说。

说话间,操作手马海坤操纵无人机迅速升空,时而悬停时而盘旋,将视频图像清晰回传。

该团所属单位点多线长,巡逻道路艰险、边防情况复杂,单纯依靠传统巡逻管控力量,存在难进去、难看清、难查明等困难。近年来,在地面巡逻分队官兵练硬“铁脚板”的基础上,他们积极运用无人机参与巡边,有效拓展了立体管控空间。

一路前行,记者发现,边防官兵的“吃、穿、住、行、用”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午饭时间,官兵们围坐一起,在天寒地冻的巡逻途中,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过去巡逻,经常是一口干粮就一口雪,现在连自热火锅都能吃上,既暖胃又方便。”战士陈贫生高兴地说。

吃完午饭,柴威特意给记者展示新配发的巡逻服。只见他将水泼向上衣,水顺势流下,衣服表面不见水渍。“新型巡逻服不仅防水,还轻便保暖能吸汗,效果好着哩!”中士张江全笑道。

巡逻归来,记者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某观察哨,哨长殷思远正娴熟地操作远程监控系统,观察主要山口情况。

近年来,西藏军区大力建设“信息化边防”,该观察哨成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15年第一次执行巡逻任务,我和战友早上天没亮就出发,走了近3个小时,才到达海拔4600米的山口,巡逻一遍辖区更是需要好几天时间。”殷思远指着上级授予的“耳聪目明”奖旗说,如今,他们已经实现全天候、全时段持续监控,边防情况尽收眼底,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各类情况。

科技兴边提升管边控边能力,也更加坚定了官兵戍边守防的决心意志。据统计,该团今年已组织百余次武装巡逻,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