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军史讲述栏目《解码:文物背后的抗战史》——

让历史讲述鲜活起来


■王永钢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人民网联合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推出军史讲述栏目《解码:文物背后的抗战史》,从一件件文物切入,揭开抗日战争中那些闪耀军史的经典战例,讲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并对抗战精神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和阐释,使文物背后的抗战史立体厚重起来,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雄气概。

每一件文物上都镌刻着血与火的历史记忆。《解码:文物背后的抗战史》聚焦百团大战的奖章、侵华日军使用的细菌炸弹、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白求恩使用过的止血钳等具有特殊历史印记的抗战文物,拉近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该栏目每集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用严谨而丰富的史料佐证相关的历史事件,以此铺展开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画卷。该栏目在人民网等网络平台播出后,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在第三期视频《平型关的特殊战利品》中,日军38式步枪、92式步兵炮、军刀等平型关战役中缴获的日军战利品实物,见证了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日军的首次胜利。在历史影像、图片等资料的呈现中,观众看到了平型关地形的险要、八路军将士英勇奔赴战场的身姿。在党史军史专家的阐述中,平型关大捷这段历史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一物胜千言,抗战文物成为连接历史和现实的纽带。该栏目把文物作为一个线索,在回顾抗战历史的基础上,以故事和评论为主,重温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战精神。左权牺牲前使用过的转轮手枪,伴随他开赴华北抗日前线,见证了我军高级指挥员与广大基层指战员在第一线生死与共、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被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的鲜血染红的血石,凝聚着英雄“我以我血荐轩辕”“我死则国生”的不朽精神。

在第二期视频《杨靖宇的印章》中,一枚铜质狮纽小方印在纸上留下阳刻隶书“杨靖宇印”四个字,串联起人们对这位抗日将领的追忆。杨靖宇牺牲后,他的遗体被日军解剖时发现,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在追溯东北抗日联军的战斗历程中,展现了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等东北抗联将士的战斗经历和崇高气节。

铭记抗战历史,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军史讲述栏目《解码:文物背后的抗战史》走进历史深处,将故事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力求把文物所关联的历史事件、英雄事迹叙述清楚,使观众以文物为媒介,感受当年抗日战场上的硝烟弥漫,体会英雄们为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的热血情怀。能战方能止战,该栏目不仅仅是在回忆历史、缅怀先烈,更是在警醒后人牢记使命,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正如第十期视频《被呈缴的冈村宁次佩刀》中所讲述的那样,“佩刀的呈缴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那刀锋透出的森森寒意也时刻警醒我们,凝聚中国力量,捍卫世界和平。”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