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株桫椤在贵州大地上
以其葳蕤与苍翠的身姿
见证着河清水蓝
“兵支书”赶上了奋斗的新时代
他们在军营洒了热血
退役返乡,那是另一个战场
脱贫攻坚的战斗轰轰烈烈地打响
“兵支书”们站直的影子犹如钢枪
如此敦实,在高原阳光下
在磅礴乌蒙间,站成迷彩的雕塑
那是与群山一样巍峨的雕塑
“兵支书”是怀揣着梦想走进大山的
如一株苍翠的桫椤
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泥土
那是十万大山特有的风景
“兵支书”的那一身迷彩
是厚植于内心的纯粹
这迷彩画卷,让脱贫攻坚的战场
更加雄壮
“兵支书”有黔东梵净山的高度
“兵支书”有瀑乡黄果树的胸襟
“兵支书”有黔北流淌的红色血脉
“兵支书”有退役不褪色的铿锵誓言
在决战决胜的冲刺期
以最铁的纪律,最勇敢的担当
投入到最火热的战斗中
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
曾经贫困的十万大山间
9226名“兵支书”巍然挺立
让“脱贫攻坚”这四个字
照亮村寨,点亮万家灯火
“兵支书”群像是高原蓝
也是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英雄史诗
2
30年支书生涯让杨守亮更懂得
军人敬畏和平而从不畏惧战争
战场上的硝烟弥漫与弹火纷飞
从未让眼前这个曾经的炮兵退缩
地雷、铁丝网、信号弹、冷枪
星星与浩瀚的夜空
边陲的太阳与亚热带雨林
滇菌与古茶树,毒蛇与伤员救护
那些随时能听子弹擦耳飞过的日子
成为最光亮的人生一页
退役后,他终于迎来“脱贫攻坚战”
他说,苦点累点不算啥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
“若有战、召必回”
他把村里的退役军人召集起来
自己以“老班长”的身份邀请大家
“战友们,让我们换个战场再打一仗”
就是那个叫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的寨子
久久回荡着战友们嘹亮的回声
韭黄是家乡的宝啊
种上成片成片的韭黄
金色的韭黄是一道特殊的风景
成为今天村民们黄金的饭碗
3
还是那么干练
说话抑扬顿挫,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兵支书”胡波的家乡
有数不尽的古茶树
千年百年的古茶树见证风光旖旎
再重的担子,也用“兵支书”的肩头去扛
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那是在战争面前都不畏惧
组织交来再多的重担
也压不垮铁打的肩头
吹响“精准扶贫”的号角后
胡波推动土地流转
建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村里富裕了,可相邻的白果村
还在贫困线边上挣扎
胡波兼任白果村党支部书记后
坚持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理念
短短一年时间,白果村又变了
作为一名党员,他欣慰,自己让乡亲们
看到了一个“兵支书”的样子
4
罗应和1997年12月当兵时
只有初中文化,入伍后因表现突出
被派去学习枪械修理
2000年退伍时,他已是修理班长
罗应和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初夏
他听到了家乡整体搬迁的好消息
他的那个世代居住的村落
真的就要搬出大山了
实现整村整寨挪离了穷窝
他说,刚刚搬新居的第一天
夜里久久不能入睡
“不敢相信房子真是自己的”
一家又一家,贫困户都住上了新房
搬迁户集中居住的新社区叫新民社区
属于惠水县濛江街道
2016年秋天,罗应和就当选了社区支书
都说“移民搬迁”最难
他就做一名旗手
有了罗应和这样的“兵支书”
全村实现了第一个整体搬迁的目标
这是一个多么宏大的壮举
贵州188万贫困人口搬出深山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
才会一心一意为民
才能实现这样深层次的变革
5
黄恒礼自主择业回到家乡时
没想过去当“村支书”
紫云,最美的解读是“紫色的云”
紫云有珍珠般跳动的格凸河
有千年悬棺的神秘
有五千年苗族史诗《亚鲁王》
有延续千年的蜘蛛人徒手攀岩
有群山在云上,有苗族布依族阿妈的传说
有酒、有诗、有紫王葡萄、有纤纤藤竹
家乡在大山里,空气是温润的
鸡蛋是土的,牛是散养的、蜂糖李脆甜
红心薯也是纯天然的
父亲在黄恒礼十岁那年当选村支书
一干就是20多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一直是他的一个梦想
经过层层筛选,2020年春天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黄鹤营村
20多年前走出去的那个高考状元
回到了村里,接过父亲的担子
“兵支书”已成为安顺品牌
一枚党徽挂在胸前,黄恒礼懂得这个分量
摆脱贫困,一个都不能少
走农旅一体化的道路,打造美丽乡村
“菜籽油”“纯麦面条”“酸辣椒”
“高山辣子鸡”“红薯干”
如一幅画,画出黄鹤营的明天
黄恒礼和黄鹤营村的黄鹤一个姓
恒心之“恒”,礼让三分之“礼”
这样的“兵支书”只知默默奉献
与真诚帮困,他说:一个都不能少
乡亲们不脱贫绝不收兵
2020年的初秋
基层机构改革,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
组织上担心黄书记不愿意
因为,任村主任必须得将户口
从城里迁到村里
“没有关系啊,我愿意”
黄恒礼的户口,在离开故土26年之后
又重新回到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