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开山岛民兵哨所:

我们都是“王继才”


■本报记者  滕晓东  安普忠  张磊峰

扫描二维码
浏览新媒体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

云岫苍茫耸髻鬟,灌河东去是开山。

开山岛很近,距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只有12海里。

开山岛又很远,遇上恶劣天气,十天半月上不去也下不来。

“开山岛”号上不了开山岛。旭日东升,当记者和开山岛民兵哨所换防民兵一起来到燕尾港,准备乘坐“开山岛”号客轮赴开山岛时,却得知原定航班因吨位小海浪大临时取消。

看似风和日丽,到海边却发现海风劲吹、波翻浪涌,登岛并非易事。我们只好临时搭乘吨位更大的渔船,等到风浪稍小方才出港。

“我想再去岛上陪陪老王。对他来说,那里是岛,也是家……”眺望开山岛的方向,准备“回家看看”的“人民楷模”王继才的遗孀王仕花,向我们述说着守岛的风雨、翻涌着心中的情愫。

“过去,卫星导航不发达,遇到大雾天,‘王开山’就会叮叮当当敲击盆子,提醒渔船避开小岛……”船老大包正富是王继才生前的好友,驾驶着自家新渔船的他悠悠回忆。

“20多年前,我在岛上拣虾皮,突然阑尾穿孔,如果不是王大哥立马找来渔船把我送到卫生所,我这条命可能就没了……”当年家境贫寒的小姑娘潘弗荣,现在已是某公司经理,陪同王仕花“常回家看看”的她深情追忆。

2018年7月27日,亲友口中的“老王”“王开山”“王大哥”和那些开山岛的故事被永远定格。守岛32年的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去世,年仅58岁。

习主席对王继才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至今让王仕花深为感动、深受鼓舞。送走王继才,她第一时间返回开山岛,并向组织递交守岛申请,决心接过王继才的班,继续站好岗、守好岛。

考虑到她长年守岛落下一身病痛,不宜继续守岛,灌云县决定在全县选拔优秀民兵轮流上岛值守。倡议书发出后,广大民兵踊跃报名。县人武部最终从500多名志愿者中遴选出首批10名民兵,轮流登岛值守,并聘任王仕花为哨所名誉所长。

变化的是面孔,不变的是初心。

英雄并未远走,“王继才”还在开山岛上。

近了,近了,在风浪中颠簸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了开山岛。

映入眼帘的,是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几行红色大字——

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迎接我们的,是几名在岛上的哨所民兵——

邵正刚、卓长建、林子桥、刘立春……他们是去年选拔的第二批守岛民兵,不少是首批被选拔上岛的志愿者。

作为开山岛民兵哨所副所长,邵正刚就是首批守岛民兵中的一员。这个在镇政府工作的退伍老兵,前年得知开山岛选拔守岛民兵的消息后,没和家人商量,第一时间报了名,最终从众多志愿者中脱颖而出。

“你为什么想上岛?”黝黑壮实的邵正刚憨憨一笑,指着标语墙上习主席的指示一字一顿地说:“我想成为王继才那样的人!”

其实,要成为王继才那样的人可不容易。

“开山岛就是一块大石头,一点儿也不美。”刚上岛时,看到四处乱飞的蚊虫,邵正刚很难想象,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是怎么度过的。

“起初挺兴奋,和一起值守的战友聊到很晚才睡。可是岛上只有几个人,再多的话也会聊完。”90后民兵刘立春介绍,在这座石头岛上,夏天格外热;冬天又特别冷,晚上得盖好几床被子。

“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你不守,他不守,这岛谁守”……聆听王仕花一遍遍倾情讲述,邵正刚、刘立春、孙良奎等守岛民兵,愈发理解了习主席大力倡导的爱国奉献精神,渐渐读懂了王继才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内心的守岛信念和决心也更加笃定。

民兵们开始学着王仕花的样子,一有时间就拔拔杂草,为花草树木浇水,并从家里带来菜籽、仙人球、吊兰等,种在小岛上。时间长了,他们也像王继才、王仕花那样,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小岛。

变化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坚守。

英雄出自平凡,把平凡的事干成不平凡,人人都能成为“王继才”。

“石多泥土少,台风时常扰,飞鸟不做窝,渔民不上岛。”

原本,岛上只有几排空荡荡的营房,还有满山的怪石、陡峭的悬崖、呼啸的海风。

傍晚,跟随王仕花和两位民兵,我们踏上王继才曾经走过的巡逻路。山岩间共有228级台阶,沿途每一处设施、一棵棵植物,王仕花都如数家珍。

开山岛上,昔日光秃秃的山上栽了苦楝树、松树、冬青树;不大的菜地里种满了蔬菜、瓜果;山顶上高高屹立的航标灯指引着归航路;气象仪、水文测量仪、地质测量仪有序运转;首套高精度海防监控系统投入使用……

“环境再改善,可终归还是岛。”守岛民兵孙海明清晰记得,一场台风突如其来,大雨一连几天下个不停,太阳能电池板失去了效能,风力发电机也坏了,而煤油储量又有限,随之而来的断电、断水、断信号,让这里又成了孤岛。

和战友听着屋外的狂风呼号,曾在“铁军”部队服过役的孙海明说,那一刻他想起了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一句台词: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又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发电机房的窗户被台风吹得啪啪作响。值守民兵李爱洲和战友冒着暴雨,沿着陡峭的台阶,找来一块大石头,把窗户紧紧顶住。“虽然浑身湿冷,但大家感觉心里暖暖的,觉得又朝着‘王继才’迈出了一步。”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口封闭,船只无法出海。大年初二上岛时,邵正刚和林子桥只带了10天口粮,一直到第15天,补给才被想方设法送上岛。

“习主席指出,王继才‘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在岛上待的时间越长,就越能切身体会平凡中铸就不凡是多么不易。”从那以后,32岁的林子桥,对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有了更深的感悟。

夜幕降临,皓月当空。

穿峭壁、走坑道、观海况、写日志……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坐在台阶上,民兵们和记者聊起了家常。

“孩子开学没能送他”“爱人那次住院没能陪在身边”……因为离开了家人,那晚大家聊了许多“家”的话题。

“下岛回单位,同事都说‘守岛英雄’回来啦,那一刻,心里美滋滋的”“除夕夜,王仕花阿姨包的饺子可香了,吃出了妈妈的味道”……夜宿开山岛,记者深深感到,这些年轻的民兵已然把这座岛当成了自己的“家”,为之奋斗,为之自豪。

变化的是使命,不变的是担当。

英雄精神永驻,“王继才”们与时代同行。

清晨的开山岛,格外寂静。

5时许,遥远的海平线上,一轮朝阳冉冉升起,一道霞光染红海面。

在“守岛卫国、爱国奉献”醒目标语旁,王仕花带领民兵整齐列队。“敬礼!”国旗沿着旗杆、迎着海风徐徐升起,高高飘扬。

阳光穿过薄薄的海雾,照在鲜艳的国旗上,洒向王继才的铜像——他手指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眺望着波光粼粼的海天。

“学王继才精神、当开山岛传人、做新时代民兵”,是镌刻在开山岛的铮铮誓言,也成为许许多多新时代奋斗者的孜孜追求。

不同的时空,同样的传承。

今年大年初二,包括守岛民兵在内的灌云县数百民兵接到抗疫命令后,立即赶赴一线守卡排查,连续战斗两个多月,为实现当地“零感染”“零病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不同的战场,同样的担当。

春节疫情严峻,女儿正在紧张备战高考,灌云县民兵医疗分队民兵廖素香却主动报名驰援武汉。“我们也要像王继才和民兵哨所的民兵们一样,牢记习主席嘱托,听从召唤、服从安排!”女民兵臧艳、李莎莎、林媛媛,与廖素香做出同样的选择,成为“最美逆行者”。

同样是今年春节,恰好轮到下车镇安全监督所所长杨建上岛值守,妻子带着小学六年级的儿子为他送行。

“为什么偏偏轮到你在岛上过年?”妻子忍不住抱怨。没等杨建安慰妻子,儿子脱口而出:“不轮到爸爸,也会轮到别人!”孩子的无忌童言,让妻子抿唇而笑,心中释然。

无独有偶。前不久,灌云县人武部开始选拔第3批守岛民兵,邵正刚申请继续留下来守岛,希望像王继才那样,守到守不动为止。得知父亲的选择,邵正刚20岁的儿子邵雄,不仅自己支持,还主动帮着去做母亲的工作。

“追寻您的脚步,我们来了。”灌云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陈志显告诉记者,这两年,守岛民兵当中有的是退役军人,有的是公务员,“守岛卫国、爱国奉献”成了大家共同的价值追求。

在连云港,距离大陆最远的是前三岛民兵哨所。哨所揭牌仪式上,前三岛民兵哨所与开山岛民兵哨所结成了共建对子,并聘请王仕花担任哨所名誉所长。在王继才精神的感召下,志愿守岛的民兵队伍不断壮大,爱国戍边的故事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聆听您的故事,我们来了。”灌云县委党校教师刘俊成介绍说,这两年,全国各地的探访者络绎不绝,他们在岛上学习习主席重要指示、重温入党誓词、参观事迹展馆,把王继才精神传向四面八方。

“问一问,当组织上需要时,我们能不能像王继才一样顾全大局;比一比,我们能不能像王继才一样甘于奉献……”主题教育中,连云港警备区深入展开群众性大讨论,坚持用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和人格力量洗涤灵魂、净化心灵,引导大家以典型为榜样,坚守本职岗位,奋斗强军征程。

夕阳西下,海阔波平。“开山岛”号客轮终于如约而至,随着汽笛长鸣,记者和轮换下岛的哨所民兵踏上客轮,与开山岛挥手告别。

归航,归航,视野中的开山岛越来越小,心海里的“开山岛”越来越大——

王继才,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而是“人民楷模”精神的象征;开山岛,亦不再是一座孤岛,已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地!

上图:在开山岛,王仕花(右一)和轮值民兵一起向国旗敬礼。

新华社记者  刘  芳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