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25日,刘伯承利用有利地形,在晋东七亘村设伏,击败日军辎重部队。
“用兵之法,贵在不复。”第一次七亘村伏击战胜利后,我军本应迅速撤离,另寻战机。但是,刘伯承对敌军情况认真分析后指出,日军第20师团正向平定进犯,急需军用物资,在他们打通正太路之前,仍然只能走七亘村送补给。同时,敌指挥官熟悉中国古代兵法,很容易得出我军不会在此地二次设伏的误判。因此,刘伯承果断决定在七亘村第二次设伏,只在具体细节上略做调整,创造了在同一地区连环伏击取胜的经典战例。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伏击战胜在出其不意,因此,同一地点连续设伏,历来被视为兵家之忌。现实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常识性禁忌并不少见。它们一方面有利于人的认知和行动,另一方面也仿若一道禁锢思维的高墙,束缚了创造创新之举。譬如,当你迷信“穷寇勿追”时,就可能养痈遗患,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当你认定陌生人不可靠时,即便所有人都心怀善意,你也会画地为牢,不敢主动去打声招呼……
心理学家说,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客观事件,而是人们内心对客观事件的看法和评价。很多时候,我们焦虑不安,与成功的目标背道而驰,并不是因为遭遇了特别的困境,而是因为自己的“心态”。正是隐藏在我们内心的那些错误偏激观念,如高墙一样困扰着我们的情感体验,也束缚着我们的行动实践,让我们因循守旧而不知、自我设限而不觉,成了被高墙圈禁的“囚徒”。
决定不了风向,可以调整风帆;无法改变事实,可以重塑观念。同样的际遇,有的人焦虑抑郁,生活在牢骚和埋怨之中,有的人却从容淡定,于逆境中追寻生命的光与热。迥异的行为举止,皆因内心世界的不同。苏轼贬谪黄州,由繁华的巅峰跌入到蛮荒的低谷,生活困苦,却心情明朗、坦然面对,使生命潜力得到舒展释放,创作出《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大批优秀作品,成为流传千古的精神食粮,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成熟。事实证明,推倒心中无形的围墙,换一种想法和心态,往往就能在黑暗中拥抱光亮。
有哲人指出,“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忽略了什么。”我们乐于去做自己擅长的事,于是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这样的循环固然能让我们有所专长,但也容易让我们陷入“能力陷阱”,在“舒适区”长期徘徊不前,成为失去跳跃能力的“温水青蛙”。如果资源地区只盯着挖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就只能是空谈;如果农村只想着种地卖粮,乡村振兴的路就会走窄;如果部队只单纯追求先进装备,战斗力建设就会偏向……主动拆除思维中的围墙,跳出狭窄的视角,以更宽广的眼光审视我们曾经的“优势”,善于发现“长中所短”,及时消除潜在隐患,才能保持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始终把握能打胜仗的主动权。
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学习和时局》中指出:“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这个包袱,主要就是僵化的观念和惯性的思维。一个职位干长了、一种环境待久了,难免形成方法依赖和路径依赖,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满足于过往的经验,大脑固化生锈,工作安于现状,不仅开创不了新的工作局面,还会被快速变化的形势所抛弃。
“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主动扔掉思想上的种种包袱,清除内心的种种高墙,不断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我们才能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站稳脚跟、坚定信心,探索试错、化危为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没有路的地方蹚出一条新路,书写人生和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