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秋已深。大西北料峭的寒风中,我们一行采风人沿丝绸之路甘南段奔忙了数日,竟毫无倦意,皆因受了来自京城、省城、县城的扶贫干部们的感染。新中国风风雨雨70多年了,总不乏一茬茬以民为贵、以己为仆者,兢兢业业、含辛茹苦地奉献自己,令我这个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兵感慨不已。遂以西北甘肃所访第一村——布楞沟为例,成此小文。
一
大西北的丝绸之路,自古以悠远的驼铃和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美著称。而布楞沟又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所辖,并不在河西走廊的阳关大道上,需拐很远的崎岖山路才能到。我们起大早、赶远路,终于见到它时,太阳才刚刚爬上山头。不是太阳起得晚,是布楞沟村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已挪了个窝,在较平坦的两山之坳建了一座崭新之村。所以新村的旧人们,每天迎见太阳就晚了一大会儿。不过,布楞沟的男女老少丝毫不觉遗憾,因为,夕阳落山也比每天晚了更大一会儿呢!不过,话再说回来,以前,即使阳光早早就照过山头,照见的也只能是光秃秃的黄土和长久无水的断崖啊!现在可是不一样了,照见的满山都是不怕寒的红苹果和红得发紫的大甜枣!这类树种既耐寒又耐旱,树叶多不阔大,即使狂风大作也难使其发出林涛吼、峡谷震荡的声势。有的只是黄土高坡倔强而厚重的绿,和缀满枝头的大甜枣和大红苹果。它们这些优点,皆与布楞沟住了几辈子的东乡族男女老少性格优点相合。村子搬迁新占据的低缓山坡,被推平之后修建的五六十户独院连排小红楼,红得比四周满枝头的果实更为诱人。从前这别墅样的小楼,只有几个小伙子在外打工的时候见过。如今,那几个见过别墅却没住过的打工青年,虽然有了点出息也都回来了。当然他们不单是回来住小楼的,是受了国家政策的激励回乡创新业的。在长了见识的几位青年人眼里,城里遮天蔽日的高楼大厦,怎可与家乡这般接地气的小红楼比呢?还有新建的村幼儿园、村小学校、村服务社、村卫生室、村文化活动室、村便民超市呢!幼儿园和小学校是全村最亮眼的场所,双层红色楼房外的操场铺有草绿色塑胶,一点不比城里的学校逊色。村里不仅家家有了树,四周黄土山上已造林5750多亩,漫山遍野的绿,让多少辈子看惯了黄土的布楞沟人,眼光也变了。他们不仅眼里有了绿,也有了花儿,尤其是脸上有了光泽和像花儿一样美的笑容。
二
问过上边派来的驻村扶贫干部,从前,布楞沟最要命的是缺水。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没水,不仅人畜没法活,草木也活不了。前面所说,现在村民眼里有了花儿,脸上有了光泽,就是和从前相比发生的巨大改变。过去,这里水缺得要命,喝都不够,哪还有闲水养花洗脸擦身啊?那是新娘出嫁才能享受一回的待遇!我这才明白,布楞沟村一带是最为干旱缺水地区,年降水量仅290毫米,蒸发量却多达1490毫米。临夏回族自治州自古就有“瘠苦甲于天下”之说。延续到近些年,以布楞沟为圆心的这一带仍属于西北集中连片的特困区。于是,党和政府把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列入日程,誓让每个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困人口尽快脱贫。到了布楞沟村,我们具体了解到,布楞沟的东乡语意,竟是“悬崖边”。悬崖边的村子,哪有平安和富裕可得?还得知,布楞沟山高沟深,出行只有山上一条弯弯窄窄的黄土路,吃水全靠老天爷下雨。一条不大的洮河离村又远,下了雨,汇入的水很快流光了,人背驴驮极有限,即使雨大时盆接桶存也吃不了多少天。若风调雨顺之年,多流些汗水,多接些雨水窖存起来还好点,风不调雨不顺时,那日子太难过了。老乡说,“不下雨吃水难,下了雨屋子漏”,这就是脱贫攻坚计划实施前布楞沟村的自然条件。
三
有经验的领导都知道,要脱贫,先化人;要致富,先修路。现在,布楞沟村的东乡族人,在党的亲切关怀和各级扶贫干部帮扶引领下,个个变成了新人,都积极地参与到每项脱贫攻坚的劳动中来。中央协调全国,从各省有条件的单位抽调能力强、作风硬的扶贫干部及相应的扶贫资金,引洮河水上山,实现了家家自来水入户,人畜尽可以放心饮用。致富路也修起来了,先是从沟底到山顶修通了20公里长的石化路,将村子与县级公路连通起来。而另一条经村而过的公路,也即将全线贯通通往远方了。
有了好走的路,布楞沟村怎能不富?短短几年,全村发展起多家农产品和畜禽养殖合作社,其中最大的一家是多年外出打工返村的青年办的养殖合作社,存栏规模已达3000只,吸纳20多户村民投资入股。另有黑木耳种植基地12亩,年产值达120万元。还建成一个有33个妇女打工岗位的综合服务中心,每人月工资可达1500元。还将配套建立服务区超市、汽车加油站等,以待发展旅游业。
布楞沟村边,一块极不起眼的小卧石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那小卧石前细细端详了一会儿,忽然觉得很像一颗心。是啊,这是脱贫的乡亲们对党和政府的一颗感恩之心。虽看得匆忙,连张照片也没留,却在我这个凡事难以留痕者的心头,磨灭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