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技前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甲壳虫”成“侦察兵”


■杨发伦 夏 昊

在一个平常无奇的上午,一只“甲壳虫”飞进了非洲肯尼亚境内一所住宅,悄无声息地落在屋顶房梁上。与其他甲壳虫不同的是,这只“甲壳虫”显然是有备而来——它是一架仿生无人机,充当着“侦察兵”的角色。其就位后迅速打开高清摄像机,将室内恐怖分子制造人体炸弹、策划爆炸袭击的一举一动拍了下来。几分钟后,在异地与“甲壳虫”连线的另一端,操作员遥控一架攻击无人机,向这所住宅发射了两枚导弹,成功摧毁了恐怖分子的据点。

上述情景来自战争电影《天空之眼》,那只外表与甲壳虫无异的仿生无人机给很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像“甲壳虫”这样的仿生无人机,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以假乱真”“暗度陈仓”。由于大量使用高技术复合材料,仿生无人机的质量轻、体形小,能大量携带和部署使用,外形依照真实的鸟类或昆虫打造,甚至连飞行姿态、飞行噪声也进行了专门模仿设计。即使与人近距离相遇,也难以察觉出异样。

有了仿生技术这张“王牌”,仿生无人机在军事领域施展拳脚就更加得心应手。在装备微型光学、红外等侦察设备和通信设备后,仿生无人机化身“贴身间谍”,可深入“虎穴”实施近距离侦察监视。一旦确定目标性质、坐标等关键参数,仿生无人机即可引导高精度的火力打击系统予以摧毁。

此外,仿生无人机还能充当隐形 “刺客”,携带少量高能炸药、燃烧剂、毒剂等,悄无声息地接近高价值目标,发动突然袭击,令人防不胜防。毕竟,又有谁会关注自己身边多了一只看似无害实则“歹毒”的小鸟或飞虫呢?

当然,仿生无人机也并非没有弱点。由于体积较小,仿生无人机目前大多采用电池供电和借助空气升力两种方式提供飞行动力。所用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迟迟未实现质的飞跃,小体积机身难以容纳大容量电池,即便采用太阳能薄膜辅助供电也是杯水车薪。而想要获取足够稳定的空气升力难度更大,对使用环境也有严苛的要求。同时,仿生无人机轻巧的机身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全天候作战目前尚停留在概念阶段。

上图:准备接受指令执行任务的“甲壳虫”。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