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

在祖国心脏擎起五星红旗


■本报记者 柴 华 张 蕾

国旗护卫队官兵步履铿锵。曹鑫渝摄
扫描二维码
浏览新媒体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是重要的国家典礼,你们要牢记职责使命,坚持一流标准,用实际行动捍卫国旗尊严。

——习近平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享誉中外的国旗护卫队……”每天,到故宫游览的游客在进入午门前,总能听到导游语带自豪的提醒。国旗护卫队,俨然已成故宫的一处“景点”。

紫禁城很大,国旗护卫队的营区很小。为便于执行升降国旗任务,营区设在端门东朝房。为了保护古建筑,他们只能利用有限的几间平房作为宿舍和荣誉室,每间宿舍一字排开摆放高低床,衣柜、鞋柜只能摆放在外面走廊上。

2019年2月2日,在这小小宿舍里,习主席亲切慰问国旗护卫队官兵,察看生活设施情况,询问晚上盖一床被子冷不冷,叮嘱各级把基层官兵冷暖放在心上,多为基层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当时担任解说的国旗护卫队副队长杜林,每每想起那一幕都觉得格外温暖。那一天,习主席在营区影壁墙前同大家合影留念,官兵们簇拥在习主席身旁,充满了幸福和喜悦。习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是重要的国家典礼,你们要牢记职责使命,坚持一流标准,用实际行动捍卫国旗尊严。习主席叮嘱大家,冬天室外温度很低,要注意防寒保暖。

那年正月十五,天降瑞雪,以往“冬不穿棉”的国旗护卫队官兵换上崭新的大衣,以全新形象执行升旗任务。“身上暖了,心里更暖。习主席惦记着普通一兵的冷暖,激励国旗护卫队全体官兵牢记嘱托、不负重任。”杜林说。

国旗,是国家主权和荣誉的象征。五星红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在祖国的心脏见证五星红旗升起,成为无数国人的向往。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清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在天安门广场,等待国旗与旭日同升的时刻。当第一缕曙光出现在东方天际,国旗在护卫队官兵守护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那一刻,齐声高歌的现场观众,心中升腾起浓烈炽热的爱国情感。

仪式庄严,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国旗护卫队万众瞩目。1983年,国旗护卫队的前身国旗班组建,此后一直担负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升降和警卫任务,保持升降旗“零失误、零差错”纪录。有网友点赞留言:“在这些中国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中国力量。”

去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感动了无数观众,其中《前夜》和《回归》两个单元分别讲述了开国大典和香港回归两件世纪盛事,故事都围绕升国旗仪式展开。从1949年天安门广场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开始,国旗每次在重要时间节点的升起,都成为国人共同的自豪记忆。

2008年,国旗护卫队时任队长冯开春带队,在北京奥运场馆内升起五星红旗……

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升旗手杨博在万众瞩目下,奋力将国旗甩向天空。

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升旗方队基准兵褚泽亮步履铿锵,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国旗台,走得无比坚定从容。

时刻守护国旗、赢得广泛赞誉的“国旗卫士”,早已成为展示军队形象的窗口,彰显大国尊严的名片。“过去的荣誉是前行的起点,习主席的关心和嘱托激励我们永不懈怠,以一流标准开启新的征程。”国旗护卫队教导员孔德玺告诉记者。

按照北京天文台根据太阳在北京地区升起和降落时间制订的升降旗时刻表,官兵每天执行同样的升降旗任务。亮相前,他们在天安门城楼门洞内等待,互相检查礼服细节,做最后的准备。此前,他们已进行了40分钟热身训练。时间一到,执行队长下达口令,升旗方队以最佳状态踏上金水桥。

“其实太阳每天都有变化,感受最特别的是奇妙的光影。”褚泽亮说,“升旗回来,能看到天安门城楼上一缕金色阳光;降旗回来,经过门洞时已是华灯初上。”

迎着亿万国人关注的目光,护卫着国旗的光辉,向着太阳出发,“国旗卫士”追求一流标准的脚步从未停歇。

3条路,见证着他们挥洒汗水的日日夜夜。

走进国旗护卫队营区,首先会踏上一条画着白色格子的路。等比例的格子向前延伸,在绿色的训练场上分外显眼。“这是队列养成路,每一个长方形格子宽度为75厘米,也就是正步走一步的步幅。”杜林介绍,官兵进出营区都走这条路,为的就是让大家的队列动作形成“身体记忆”。

除了走功,站功和持枪功也是每天必练的课目。不仅如此,他们还要专门训练眼神和表情。官兵要在迎风迎光的条件下保持40秒不眨眼,在暗淡的夜色中保持全神贯注,以练就眼中的奕奕神采。升旗仪式没有花哨的动作,展示威仪靠的就是整齐挺拔的仪态和威严肃穆的神情。

走出营区,是另一条训练路线——北京中轴线。由于营区面积小,国旗护卫队只能就近选择中轴线沿线区域作为训练场。

升旗手张自轩经常肩扛长杆,杆上挂着装满水的水壶,沿着中轴线训练“擎旗”。擎旗动作看似简单,练起来却极为困难。旗杆和国旗加在一起,重量将近15公斤,旗杆长3.81米,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行进中都不能颤动。“要时刻保持上体笔直,旗杆与身体成45度角,只能靠食指和中指的力量夹住旗杆。”张自轩说,“必须像武林高手‘人剑合一’的境界那样,做到‘人杆合一’。”

张自轩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习主席来视察时,他在模拟升旗杆下进行升旗动作演示。整个过程精准流畅,习主席露出赞许的目光,勉励大家练好基本功,承担好国旗护卫职责。

张自轩始终牢记3个数字:138步,从金水桥到国旗杆基座下的行进距离;127秒,国旗升到杆顶的标准时间;5秒,展旗时间。

每一个数字都异常精确,一如他们的步伐和动作。升旗仪式中最壮美的一幕,就是展旗那5秒。期间升旗手要完成按钮、送旗、展旗、立正、敬礼一整套动作。当国歌响起,升旗手奋力将长5米、宽3.3米的国旗高高甩出,呈现出一个漂亮的扇形,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这套极具力量感和美感的动作,做起来却并不轻松。天安门广场升的国旗是特号旗,重3公斤。整套动作要做到一气呵成,只能靠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

苦练的结果,是升旗手的右臂比左臂粗壮,右手掌比左手掌宽厚。

第三条路,是国旗护卫队官兵一步一步砸出来的。这些年来,每天升降旗,风雨无阻,护卫队官兵出天安门城楼到金水桥,过长安街到升旗台,在固定路线上往返,不知磨破了多少次脚,踢坏了多少双鞋。长年累月的摩擦,让这条路线上形成了灯光下清晰可见的4条深浅不一的擦痕。

4条擦痕,一头连着训练场,一头连着国旗台,是力量的印记,也是信念的见证。

“我们始终牢记习主席嘱托,坚持一流标准,做到基础训练支撑有力,专业训练超越自我,保证亮相即精彩,出场即震撼。同时,维护国旗尊严,传播国旗文化也是国旗护卫队官兵的职责。”仪仗大队政委朱威明告诉记者。

网络上流传过一段关于升旗手袁晋爽的视频。有一天,降旗仪式结束后回营的路上,袁晋爽看到地上有一面小国旗,便弯腰捡了起来。这个画面无意中被游客拍到并传到网上,引来广大网友点赞。对于每名“国旗卫士”来说,这只是一个下意识的举动。于他们而言,“护卫国旗重于生命,守卫广场无上荣光”的精神特质早已融入血脉。他们不仅用身体护卫着国旗的形象,更用心灵守卫着国旗的尊严。

在国旗护卫队荣誉室里,珍藏着来自祖国各地的国旗,有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上升起过的国旗,有边防官兵在海拔5418米的哨所绘制在石头上的国旗,有曾飘扬在西沙永兴岛的国旗……每一面国旗的背后,都有一个深爱祖国、捍卫国家利益的动人故事,激励着国旗护卫队官兵更好地肩负起护卫国旗的崇高使命。

把祖国的重托扛在肩上,把人民的厚望记在心间,国旗护卫队官兵追逐着太阳,忠诚护卫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

短评

国旗凝聚起奋进力量

“国旗,国旗,高于一切。我们时刻铭记,时刻守卫在你的身旁,你永远飘扬在我们心里。”就像《国旗护卫队队歌》里唱的那样,在每名“国旗卫士”心里,国旗的尊严和荣誉至上,“护卫国旗,重于生命”。

国旗是一种信仰,国旗指引着方向。每天,伴着晨曦,国旗护卫队官兵在天安门广场升起国旗,为祖国和人民迎接黎明。黄昏时分,完成降旗任务的官兵穿过天安门城楼门洞时唱起《祖国不会忘记》,“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门洞里的回响,让歌声仿佛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

每一名国旗下的哨兵,都知道自己“为什么站在这里”;每一名国旗护卫队的老兵,退伍时总会叮嘱新入队战友“一定要把升降旗任务完成好”。五星红旗被寄予的情感有多重,国旗护卫队官兵肩上的责任就有多沉。

“每一次升旗、每一个哨位,就是我们的战场!我们守护的不是一面普通的旗帜,而是升腾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的信仰。”每一名国旗护卫队官兵,将对祖国和国旗的热爱融入血脉,用最昂扬的精神、超一流的标准捍卫国旗尊严,维护国家形象,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奋进的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