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队有个上等兵叫李致,不仅训练刻苦、工作扎实,而且文字功底不错,还精通不少图片、视频处理软件。下连以来,他用这些特长帮助我渡过了许多工作中的难关。想到今年老文书要调去机关工作,而李致又是个“好苗子”,我便打算把他培养为文书“接班人”。
听了我的建议,李致却委婉拒绝了。我以为他是“知难而退”,毕竟文书工作量大,不仅要上传下达,事务琐碎,还要兼顾教育、训练,这对于义务兵而言确实有点难度。为打消他的畏难情绪,我大力劝说。在我的苦口婆心之下,李致终于松口,勉强答应。
过了一周,李致的班长向我反映,李致最近不见笑脸不说,经常一个人窝在角落闷闷不乐。“岗位转变总要有个过渡的。”我虽再次找来李致与他谈心,让他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但对此并没太放在心上。谁知,又一周过去,李致的状态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工作频频出现纰漏,训练成绩也明显下滑。
坐在我的面前,经过一阵沉默,李致终于说出心里话:“指导员,我知道您是替我着想,当初我应允您,是不想辜负您的期望,但说实话,我的理想是治病救人……”原来,李致的父亲曾是一名军医,受其影响,李致将参军入伍和治病救人作为理想。听到这里,我不由惭愧:战士的特长是应该加以利用发挥,但也要尊重战士的真正意愿,我的好心好意看似是为了帮助他成长进步,实际却事与愿违,不仅挫伤了他的工作积极性,还给他带来极大的心理困扰和负担。想到中队卫生员也很缺,我当面向他承诺,尊重他的个人意愿不再“强留”。
解开心结、卸下包袱,李致状态回归正常,训练成绩较以前有所提升。最近,凭借过硬的个人素质,他如愿参加了技术学兵培训,成为了一名卫生员。
(彭黄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