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文学之门


■陆春祥

文学之门在陕西吴堡一个叫寺沟村的小山沟里,它由柳青的作品筑就。《创业史》《种谷记》《铜墙铁壁》等20多部柳青作品的中外版本,160余吨石材,以繁体字“門”为意象,逐层累叠而成独特的文学之门。

庚子初冬,我进入了这座特别之门,走近柳青。

我记住柳青,是因为他的《创业史》。《创业史》写于20世纪50年代,它文学的光芒到20世纪80年代我读大学时,依然晶亮闪耀。这一回,在柳青文学馆,看着他那些发黄的手稿、不同的版本,我试着努力进入他彼时的创作世界。《创业史》写作的艰难程度对柳青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生命超越,所有的积累,所有的创造,所有的坚持,才铸就了他写作史上的里程碑。

在柳青笔下,《创业史》的主要人物形象,前三稿还叫杨生斌,一直到第四稿才变成梁生宝。60多年过去,梁生宝这个典型人物依然泛着浓郁而鲜活的泥土气息。按柳青自己的说法,作家写作,“真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生活,一头挑着技巧”。确实,土生土长的柳青,他的许多技巧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这实在太难。我可以想象出,他常常背着手,捏着烟,在屋里不停地踱步,百般揣摩语言、人物、细节、结构,为借一本英文版的《安娜·卡列尼娜》,他来回走160里山路,回来路上的深夜,还遭遇到了狼。柳青的女儿刘可凤在《柳青传》中透露,《创业史》第一部,历经四稿。第一、二稿内容有些单薄,第三稿读来为之一振,内容也丰富多了,人物的心理和情绪跃然纸上。到了第四稿,精雕细刻,内容更加充实,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第四稿,仅《题叙》一章就写了8个月,而书中的其他章节,每一章节在每一稿中都要用一个月时间。第一部开始刊发时书名还叫《稻地风波》,一直到连载8个月后才改名《创业史》。

我感叹柳青真正地深入生活,不,应该是潜入。柳青与生活的贴近方式,很少有作家能做到。他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在西安城南皇甫村的古庙里一住就是14年。如果没有长时间和农村、农民及土地的漫浸,就没有《创业史》。刘可凤这样回忆:来皇甫村前,柳青脱掉了四个兜的干部服装,换上一身农民式的对襟袄,生人绝不会说他不是农民。

我面前的柳青照片,对襟袄,戴着眼镜,下唇的一撮浓胡短而有力,拄着拐棍,这是柳青给我们的标准形象。柳青并不老呀,为什么要拄拐?他的身体太虚弱,幼儿时落下的肺病一直侵扰着他的身体。然而,即便身体如此糟糕,他依然心里挂着老百姓,村里有什么事,村民第一想到的就是找柳青。他从不厌烦,他知道,他的身体里本来就流淌着农民的血液,他和他们就是亲人。

看着笑眯眯的柳青,我读出了他的毅力和果敢。有一部作品,我只知道大致内容是反映老干部的,柳青自己也没有透露书名,因为不满意,近10万字的作品被他烧掉,烧作品前,刘可凤在《柳青传》中也描述了他矛盾的心理。然而,最终柳青还是下决心烧,这种决绝而悲壮,一般人无法体会。不过,正因为不留后路的自我逼迫,才有了文学之门中的那些坚强基石。

从文学之门一直朝沟上方走,沟的两端,除柳青故居外,还有柳青文学馆、柳青私塾、柳青书院。另外,延安革命时期作家馆等散落其间。这条沟里的20个院落、77孔老窑洞,4000多平方米空间,都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文学之门的背面,左边,写着柳青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谆谆教导,语重心长,就像是对所有人说的,我记得读大学时就工整地抄写过。右边,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都表达了内心对柳青的无限尊敬。其中路遥这样说:“柳青是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真正教父,很难忘在长安县皇甫村与柳青讨教文学创作的美好时光。”我相信这是路遥的肺腑之言。

我到吴堡的当天晚上,去瞻仰柳青的雕像。那天,望着夜空中差不多已经满了的明月,谛听静静流淌的黄河水声,我若有所思,我为什么来此?他给我什么样的启示?

走进柳青的文学之门,这是一次精神之旅。柳青的意义,正在于他自己深扎人民之中。

人民作家柳青,人民是他的根,他的血,他的魂。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