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军F/A-18E“超级大黄蜂”在进行训练飞行时发生意外,战机坠毁后碰撞地面引起爆炸,现场浓烟滚滚。幸运的是,飞行员借助弹射座椅安全逃生。
作为飞行员最后的安全依靠,弹射座椅是一种可在紧急情况下,利用火箭动力将飞行员弹离飞行器并使其安全着陆的航空救生设备。
二战时,世界诞生了第一台弹射座椅。此后,弹射座椅迅速推开。到今天,随着科技进步,弹射座椅已历经迭代发展,可满足战机在不利姿态和高速飞行状态下的逃生需求,在最后的紧要关口为飞行员生命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火箭式秒速弹射,飞行员的自救“神器”
在激烈的空中对抗中,战斗局势瞬息万变,战机飞行状态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旦战机受损失控,飞行员就要以最快速度逃离飞机。
一战中,飞机设计师为飞行员配备了降落伞,当需要弃机逃生时,飞行员要自行打开座舱盖,爬出座舱,跳离机身并打开降落伞,逃生概率比较低。
随着军用飞机升级换代,高速度、多姿态的飞行条件给飞行员逃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传统逃生方式受时间限制已经无法实现。直到二战时期,弹射救生方式应运而生。
设计师在缩短逃生时间上花费了大量精力。现代战机的弹射逃生动作几乎是一瞬间完成。有数据统计显示,从飞行员启动弹射座椅开始,到降落伞完全打开,仅需2.48秒。
那么,在如此短暂的弹射瞬间,弹射座椅怎样才能保证飞行员顺利自救呢?
慢镜头回放,我们发现,弹射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当需要弹射逃生时,飞行员只需拉动弹射手柄,点火机构和火箭发射器在0.4秒时间就能依次完成启动,相当于眨一次眼的时间。
在拉动弹射手柄的一瞬间,座椅上的束缚装置会将飞行员的身体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做好弹射启动的准备,避免弹射时与座舱内的设备碰撞。
与此同时,战机会采用将舱盖整体抛离或者爆破粉碎的方式,破除座舱盖对弹射时的阻碍,为飞行员打开逃生通道,防止飞行员与舱盖相撞。
当这一系列弹射准备动作完成后,座椅才会通过弹道和火箭两级动力进入弹射阶段。
弹道弹射作为一级动力会将座椅迅速弹离飞机,而火箭弹射会将座椅带到更安全的高度,确保飞行员与飞机保持安全距离,并保证降落伞能够顺利打开。
实现这一系列动作都依托弹射座椅的“大脑”——程序控制系统。该系统实时发出修正飞行轨迹的指令,确保人椅弹离到安全跳伞高度,再释放稳定减速伞,选择最佳的人椅分离时机,安全打开降落伞。
弹射逃生到此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
弹射座椅既要让飞行员秒速出舱,还要保护飞行员安全着陆,并在等待救援过程中抵御各种危险。
在着陆阶段,飞行员的救生包会自动打开,救生船自动充气,自带的信标机随之发出求救信号。
安全着陆后,飞行员可以利用救生包内的救生手册、信号弹、口粮、海水脱盐剂等几十种野外救生物品进行自救。
不仅如此,根据任务特点,有的弹射座椅还配备了沙漠、寒区、热带丛林等不同地域环境的救生物品。这些救生物品帮助飞行员应对各种恶劣环境,上演真正的“绝地求生”。
最复杂的设计工艺,最安全的逃逸系统
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开始,飞行梦想与未知风险就如影随形。当飞机失控后,飞行员如何安全返回地面?一直以来都是设计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早在18世纪中期,人类便尝试撑起大伞从高塔上空跳下。1797年,法国物理学家加纳林背着由柔软织物编织而成的大伞从1000米高处跳下并安全着陆。
这一时期的空中逃生装置设计比较简单,多用于商业表演,但这是降落伞的原型。一战时,聪明的设计师利用降落伞挽救了大量飞行员的生命。
然而,到了二战时,德国设计师发现了这样的问题:随着战机飞行速度越来越快,仅凭一具降落伞已经不能保证飞行员安全。
他们得出结论,当战机飞行速度大于600千米/小时,飞行员从座舱内部打开舱盖异常困难。即使能够打开舱盖,飞行员背着沉重的降落伞从狭小驾驶舱中跳出的瞬间,遇上高速气流无异于“迎面撞车”,若不幸被气流吹至飞机尾翼,可能会受重伤甚至死亡。
设计师意识到,开发一种能够让飞行员在飞机高速飞行时尽快逃生的装置迫在眉睫。
弹射座椅发明的前前后后,是人类与死神不断抗争的一段历程。实际上,弹射座椅的设计构想源于一次意外经历——
二战时,由于一次不当操作,德军掩体内炸药爆炸,几名士兵被炸出七八米高,这次意外给设计师带来设计灵感:能不能研制一款爆炸装置,当遇到险情时,把飞行员“炸”出舱。
他们曾尝试使用高弹性橡皮筋作为动力,但以失败告终。直到1940年,在喷气式原型机He-280上装配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弹射座椅,这是人类首次在2370米高空坠落得以幸存,实现了弹射座椅的“首秀”。但这款座椅有着弹射力度小、压缩空气储气瓶重量大、气体易泄漏等方面缺陷,并没有实现量产。
第一代弹射座椅问世于二战后,它以弹道式弹射为原理,借助火药威力,把人和座椅作为“炮弹”射出飞机座舱。但第一代弹射座椅弹射动力有限,无法满足低空弹射要求,不久便被淘汰。
为了解决低空弹射问题,国外某研究部门提出了“两级弹射机制”方法,即当弹射机构将座椅弹到一定高度时,火箭包启动,把飞行员推向更高的开伞高度。于是,第二代弹射座椅问世,这一代弹射座椅引入了“零-零”弹射概念,在零高度、零速度的条件也能弹射,安全性显著提升。
然而,只有“零-零”弹射还是不够的。弹射座椅出舱后,相当于一个小型、不规则的飞行器,一旦战机飞行姿态不利,弹射方向便难以预测,甚至出现射向地面的情况,降低了飞行员的生存率。
聪明的设计师在第三代弹射座椅的研制中,采用了座椅稳定系统、方向感知系统等设计,满足多种飞行姿态下的逃生需要,安全性显著提高,大名鼎鼎的俄罗斯K36弹射座椅便是这一代弹射座椅的代表。目前,该弹射座椅在苏-30、苏-27等战机上普遍应用。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火箭推进器技术更加成熟。作为弹射座椅的主要动力,火箭推进器产生的15倍重力加速度,能够带着重量高达上百公斤的部件实现弹射,这也是战机设计中最复杂的装置之一。
集“黑科技”于一身,军用飞机的“私人定制”
弹射过程看起来只是短短一瞬间,但飞行员每次惊险逃生的背后,都凝聚着设计师的智慧。
弹射座椅本身是一个涉及弹射操纵、稳定减速、远距离点火等多个系统的复杂工程。要想弹射成功,程序控制、人椅稳定、人椅分离等多个程序和相关的部件必须紧密配合、协同工作。
弹射逃生是一次惊险旅程。在弹射瞬间,飞行员要承受约15倍的重力加速度,相当于15个自己体重的力量作用在身体上,巨大的冲击力会让飞行员瞬间进入眩晕甚至无意识状态。此外,弹射过程中还要经受低温、高速、强气流等重重考验。
受到各种“苛刻”条件限制,弹射座椅的研发难度非常大。不仅要确保在各种极端恶劣飞行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还要兼顾飞行员各种生理参数和装机重量的多重要求。
在几十年研发过程中,弹射座椅逐渐集合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等数十个学科,科技含量极高。想要制造出一部性能优越的弹射座椅更是难上加难。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具备独立研制能力。
系统多、协调性强、机电一体化程度高是现代弹射座椅的主要特点。在多达数十项技术指标中,弹射性能是最关键的指标之一。然而,想要通过地面试验模拟空中高速飞行下的弹射状态,难度可想而知。
设计师经过多年研究,终于研发出一种模拟试验方法——火箭橇滑轨试验。
这项试验需要大型场地,滑轨轨道长度要达到几千米,通过精细的焊接制造,轨道精度精确到0.2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精度。
有了高科技试验设备,弹射座椅能够在高精度轨道上模拟零高度、全速度的弹射效果。最后,通过高速视频摄像机捕捉数据,依靠数学建模等一系列计算分析后,才能判定弹射性能是否合格。
目前,为了保证飞行员安全,集高科技、高性能于一身的弹射座椅已经成为军用飞机的“私人定制”。世界上几乎所有战机都配备了弹射座椅。
不仅如此,随着飞行员空中逃生概率的提升,许多国家空军对弹射逃生的认识产生了“附加值”,让战斗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空难中幸免于难,对空军战斗力提升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据统计,世界上大多数王牌飞行员都有过弹射逃生的经历,每次“劫后余生”都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飞行员”。
上图:战机弹射座椅弹射瞬间。
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