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决策是领导工作的重要方面,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是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习主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这为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本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明确了方向。
要有战略眼光,看得远、想得深。科学决策是反映实践规律、推进发展进步的理性决策,是瞄准建设发展目标方向、破解制约发展问题症结的明智决策。这要求我们必须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眼光,善于从事业发展的大局观察和认识问题、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
毛泽东在1936年论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说:“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这与古人所说的“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一致的。形成和保持战略眼光,就是一切从大局出发,善于整体谋划和长远谋划,而不是只顾眼前;判断是非得失坚持以整体利益作标准,而不是求小舍大;在事关大局的问题上做到旗帜鲜明,而不是随波逐流。习主席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军队领导干部肩负着强军使命,必须善于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全局来把握强军兴军战略全局和部队战斗力建设,善于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善于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结合起来,自觉把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各项工作融入强军兴军大棋局,紧扣打仗搞建设、围绕强军谋发展。绝不能只求一域没有全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做深入的调研,善于综合分析,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决策者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按照科学程序和方法作出的决策。做到科学决策,要注重决策的专业性、精准性,尊重科学、尊重规律,针对具体工作、具体决策下一番绣花功夫,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看事情是否值得做、是否符合实际等,不能简单拍板、随意决策,更不能独断专行、一意孤行。
科学决策的程序一般有发现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拟订方案、分析评估、选优决断、试验反馈、修正取舍等步骤。一切决策都是从问题开始、围绕问题展开,整个决策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领导者要善于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认准问题,弄清楚哪些是影响建设发展的真问题,哪些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确定解决的预期目标和方案。目标是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方案是达成目标的路线图。确定目标要胸有大棋局,在大棋局下分清哪些是必须达到的目标、哪些是期望达成的目标,在需要和可能的基础上确定目标。拟订方案的过程既是深入研究、综合分析的过程,也是分析评估、选优决断的过程。拟订方案是拟订具备实施条件、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方案,既要大胆设想、积极创新,又要精心设计、全面权衡。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一般都会有多种途径和办法,可以形成多个方案。这就需要决策者全面权衡、选优决断,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有效、最优化的方案,然后经过试验反馈、修正取舍,不断完善所选择的方案。在科学决策过程中,调查研究是贯彻始终的决策程序和步骤,没有调查研究就无法正确决策。因此,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还必须把功夫下在调查研究上。
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多方听取意见,综合判断、科学取舍。可行性研究就是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决策方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付诸实践是否具备有效实施的条件、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并不确定。现实工作中,决策方案实施的结果与决策目标不相吻合、相去甚远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就是对主观目标实现的客观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把主观目标限制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寻求目标与条件的统一。客观条件从实践主体角度可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从实践过程角度可分为相对稳定的条件和容易发生变化的条件。内部条件包括决策实施者和参与实践者的政策水平、思想觉悟、能力素质、专业水平、个人情感等;外部条件包括政策背景、实践基础、群体意识等。有关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武器装备、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可行性研究论证,就是要分析、判断、论证实现决策目标的这一方案是否被限制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如果条件允许则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当然,分析、考察各种条件,一定要牢牢把握决策目标这个前提。可行性研究,是对决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达不到决策目标的方案自然是不可行方案,不能因某些条件不具备而降低或放弃既定的目标。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