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有人毅然逆行,有人日夜坚守,有人埋头苦干……点滴微光,汇聚星河,照亮黑暗。他们是英雄的人民,也是人民的英雄。
“情况紧急,武汉最需要医护人员,我必须回去!”春节前夕,武汉市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化验员甘如意回到湖北公安县老家过年。可刚回到家她就得知为防疫情扩散,离汉通道关闭,去武汉的公共交通停运,就连从村里到县城的路都封了。
“就是骑自行车,我也要回武汉!”甘如意语出惊人。4天3夜,300公里!通过骑自行车和搭顺风车的方式,甘如意只身返回了疫情“暴风眼”武汉。
2月4日一早,甘如意回到卫生院迅速投入工作,当天就为二十多位发热患者做了检验。“因为我姓甘,所以不怕苦。”面对纷至沓来的赞美,她却开起了玩笑,继续和同事们坚守岗位,战斗在防疫一线。“我们‘95后’,在父母眼中还是个孩子,但穿上防护服,我们就是战士,必须扛起肩上的责任!”
作为武汉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区,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有居民5235户8230人,老年人多、残疾人多、低收入者多,是出了名的困难群众集中社区,疫情防控难度极大,而桂小妹正是社区党总支书记。
在74个日夜里,桂小妹带领着同事在社区走访排查、消毒消杀、转运病人……“常常一天就吃两顿饭,晚上忙到半夜一两点,累了就在活动室的沙发上眯一会儿。”两个多月下来,桂小妹瘦了10斤。“社区干部就是党在基层的‘代言人’,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需要我们冲锋陷阵。”
在疫情最吃劲的时候,防疫物资难以跟上消耗速度,口罩成了最紧缺的“战略”物品。紧要关头,位于广州的国机集团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临危受命,承担起平面口罩机和N95口罩机的跨界研制任务。
“从智能制造领域跨界研制口罩机,我们缺技术、缺人才、缺原料,一切从零开始,难度可想而知。”32岁的机械工程师吴科龙说。在公司党委的号召下,吴科龙和150多名“战友”从各地赶到生产现场。他们吃住在厂房,在临时改造的车间24小时连轴运转。
2月上旬,武汉开始对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武汉几十万重症慢性病患者如坐针毡:救命的药去哪买?谁来买?
湖北省武汉商业储运责任有限公司的职工叶九思站了出来。“退伍前我做过卫生员,有临床营养师的资质。”在得知武汉“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招募志愿者后,他第一时间来到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道吉林社区报名,当天就开始为居民代购药品。
三个月里,叶九思骑垮了两辆自行车、磨破了三条裤子、走坏了两双鞋,却送出了一千五百多份“救命药”,为挣扎在病痛之中的重症慢性病患者带来了“新生”。
(据新华社武汉11月16日电 记者熊琦、徐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