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秋天是金色的。而在我眼里,北京的秋天更是红色的。红得层林尽染,红得慷慨悲壮,红得温暖可爱。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那首高唱了70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其曲谱手稿就保存在这里。指导员麻扶摇和作曲家周巍峙创作战歌的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手稿上斑驳的字迹和音符,虽只有寥寥几行,但只要一看到那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胸腔里就会情不自禁地迸发出歌声。那么多年轻的中国军人的背影,看上去都那么的毅然决然。
在这里,我看到了黄继光的勋章、立功证书和喜报,经历了近70年的日月淘洗,似乎仍能抖出带着血迹的残破弹片。在他牺牲处挖出的爆破筒,也赫然在眼前。黑褐色的铁是冰凉的,而我的胸口却是滚烫的,有如一道火光猛烈地穿过了我的胸膛。我曾写过一首歌,叫《写封信给黄继光》,试图穿过时空与这位老兵对话,打开他的心灵密码:“问问他那一刻怎么想,我想他一定会告诉我,这才是男人的胸膛。挡得住风雷与雪霜,挡得住烈火与刀枪。当他站立时山河苍茫,当他倒下时百花绽放……”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从上甘岭高地上带回来的枯树和岩石土。两截看起来孤独沉重的木桩呈现出冷的灰土色,早已无法辨认是一棵什么树,只有布满树身的密集的弹痕历历可见。旁边木盒里存放的是岩石粉末,还有一盘被炸断50多次的电话线,黑色的胶皮已多处破裂,裸露出金属线。“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呼喊,仿佛仍在耳边激烈回荡……
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通过眼前陈列的一切去还原和想象一场战争的惨烈,以及他们的英勇和智慧。比如张桃芳和刘光子,在一次阻击战中,张桃芳以一己之力,在32天中以436发子弹击毙击伤214名敌人,令敌闻风丧胆。历史图片中,张桃芳卧姿持枪,眼神冷绝,步枪两侧空弹壳堆积,成为“神枪手”的杰出代表。刘光子则是依靠胆魄和智慧,孤身一人靠一把冲锋枪扫射,投掷手雷,趁烟雾冲入敌群大喊“缴枪不杀”!敌人一时被他的英气吓到,纷纷举手投降,整整63名敌人被一名志愿军俘获……他用过的冲锋枪,枪口虽已冰冷,但仍能感受到昔日的火光四射。隔空握住这把冲锋枪,我在想,如果我是当时的刘光子,自己的勇气够不够?智慧够不够?热血里的钢铁够不够?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空战英雄的许多遗物,尤其是烈士孙生禄生前戴过的飞行眼镜和使用过的钢笔。去年,我受出版社之邀创作孙生禄烈士的生平传记。睹物思人,那副眼镜是装下过整片天空的,那支钢笔是写过温暖家书的。故人已逝,我们因思念而和他们永在一起。
展厅里还有那么多代表着至高荣誉的勋章,都做成了星星的形状,在一个时代里闪闪发光。杨根思、邱少云、孙占元……这些英雄,没有一位见过授予自己的勋章。为了胜利,他们在前进的路上,甘愿做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除了这些赫赫有名的英雄,还有更多平凡的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甚至他们的灵骨,有的还遗葬在异国的土地上。环视那些他们曾经使用过的物品,上面也许还保留着他们的指纹、他们的血迹、他们的心跳。那些水壶、皮带、日记本,那些镐头、留着子弹孔的军衣,那些止血钳、电台、枪械,还有志愿军战士无名的血书和那些署名的决心书。有的血书字迹模糊,有的甚至还有错别字,然而每一封都言之凿凿,如钢如铁。每一封决心书,都可能是一封遗书。有一位叫沈维的战士写道:“保证做到硬骨头,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不喊。打掉一只手,还有一只手同敌拼,只要有我,就完成任务……”
有人说,来人世一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可在战争里除了死亡,勇士们还有更大的事。因背后有祖国,有亲人,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与红色的温暖重逢,我重新品味和斟酌着“最可爱的人”这个词。突然觉得,对未来,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地去热爱,去挚爱,去深爱。因为那些弥漫的红,它们的光荣与疼痛,都永远凝结在了我们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