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采取‘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续写了人类海上发射史。外国航天专家称其是世界级成就……”11月4日,在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一(9)班教室,政治课老师李敏正组织学生例行开展“课前5分钟”小课堂活动,讲述和国家安全相关的内容。讲课的学生讲得认真,听课的同学听得仔细。
“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是我们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该校学生处主任姚小岩告诉记者,自2014年被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安全政策专业委员会授予“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以来,北京市第八中学持续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教学实践,积极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课程与活动,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记者在该校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两进”安排上看到,该校将不同领域的国家安全知识分别融入相关课程。政治课开设国际法、国防教育内容研读,从能源供给、经济竞争、军事革命冲击等方面,培养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历史课以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奋斗历史、树立文化自信等入手,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与斗争意识;地理课通过专题探究、红色研学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领土意识与责任意识……
“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学校整体教育的一部分,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课堂与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国家安全知识时有背景、有兴趣、有思考。”负责该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张春林表示,除了学科课程之外,该校还设置核安全、科技安全等选修课程,每月邀请专家学者进校为师生做专题辅导,每年在学生军训中设置国家安全教育课,组织学生参加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推动模拟联合国、辩论社等学生社团开展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主题研讨、辩论,让全校学生在求解问题过程中多角度了解不同安全领域的风险。
因制作出逼真的微型核电站模型,该校超常教育实验班的陈嘉莘成为同学口中的“核能小达人”。2019年,陈嘉莘选修该校开设的核安全课。他因制作了微型核电站模型而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关注,并获邀到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肥)参观学习。参观后,陈嘉莘对核安全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深有感触地说:“在国家核安全领域,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对核安全的意义要有更深刻的研究、更深入的理解。”
“在国家安全知识普及基础上,学生可通过选修课对接兴趣爱好,通过研学获得真切体验,通过相关社团拓展国家安全视野,通过导师指导的专题研究获得深度理解,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该校校长王俊成表示,下一步,学校将基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研学活动等,继续深化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构设全方位、多形式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打造不下课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堂。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针对国家安全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该校正在研究设立广泛导师制,一方面邀请相关领域的学界与业界专家担任导师,指导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助力学生社团深入参与国家安全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将动员在相关领域有兴趣爱好与研究的老师和学生家长,为学生讲授国家安全知识,家校共建,增强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