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感悟圣地的“心”


■刘含钰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是无数人心灵深处最为神圣的风景。多少年来,我一直都想去延安看看,真切地感受一下这里的风物、遗存、文化还有精神,为何让人难忘?为何令人神往?

深秋时节,单位组织现地教学,我终于来到了延安。登清凉山、赴南泥湾、吃小米饭、唱陕北民歌……现地教学的日子里,我徜徉在这沟沟坎坎中,流连于革命旧址、纪念地,回味那些极其珍贵的历史经验。所见所闻,无不令我心生感念。

现在的延安,尽管楼房多起来了,但窑洞永远是这里最鲜明、最有特色的建筑。无言的窑洞告诉我们什么?教学间隙,见我在仔细端详窑洞,讲解员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当年,一名“老延安”在重返延安时,激动地问身边的人:“你们看延安的窑洞像什么?”没等他人回答,他便自己答道:“像不像同心同德的‘同’字?”一个“同”字,道出了当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而国民党必然失败的原因。凝聚起来的人心,是最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窑洞,文化是基,历史是柱,精神是顶,既是延安人民生活的居所,其隐喻的“同心”之意,更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刚到延安时,斯诺问毛泽东:“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回答,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毛主席反复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站在延安的城门前,我想起诗人何其芳有这样一段描述:“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当年,来延安的青年有多少?查到的一份资料让我震撼。任弼时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发言说,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有些甚至是“大家闺秀”和“豪门公子”。

当时的延安,物质匮乏,条件艰苦,为什么这里像一方磁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摄影家吴印咸给出的答案是,延安乃“理想所在”。作家丁玲的答案是,“这是乐园”。老百姓也在歌声中唱出了答案:“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在延安的日子里,倾听延安历史深处的回响,最撼我心魄的,是那些生动反映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场景。

凤凰山麓下,有一株小槐树,而今已参天。当年有骑马的红军干部来此,拴马于树下,马随口啃掉一片树皮。朱德见状,亲笔写下“禁止拴马”,以教导战士爱护群众的小树,从此树下再无人拴马了。

枣园,当年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居住地。每年春节,毛主席都要在这里请村里人吃饭,农民群众也会带着软油糕、油馍给主席拜年。农民群众的秧歌队、锣鼓声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的深情见证。

我在想,红军“如鱼得水”之真正的“水”,不在山,不在沟,而是民心。民心,蕴藏着看不见的力量。有人曾向毛泽东请教,为什么能够打败蒋介石?他的回答就一句话:“共产党赢得了民心。”回首我党光辉征程,筚路蓝缕、不畏险阻,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始终为百姓谋利益,用事实诠释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感悟圣地的“心”,我的心敬了,静了,也净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