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大臣士季向他进谏。晋灵公当即表示:“吾知所过矣,将改之。”遗憾的是,晋灵公未能真正改过,荒淫依旧,致使民不聊生,最终被臣下所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闻过则喜、改过方赢,如若藏着掖着,甚至不管不顾,最后只会导致病入膏肓、悔之晚矣。
闻过则喜检验的是一个人的心胸和度量,真心改过则考量着勇气和作风。当前,个别党员在进行自我批评、查摆自身问题时,不可谓不深刻全面,在改过纠正上却鲜有成效,有的甚至走上不归路,让人扼腕叹息。改过,需要勇气,也需要力度。春秋时期的晏子,曾把自己喻为一根弯弯曲曲又有无数疙瘩的木头,想成为有用的器具,就必须用斧子劈、刀子削、刨子刨、锯子锯。这不仅说明“人非圣贤”,更道出了改过之艰。党员干部倘若想要以一种舒舒服服、轻轻松松的方式批评和“治病”,不肯行“劈、削、刨、锯”之事,不经历“千磨万击”的锤炼,是难以达到改过的目的。我们党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无数风雨,始终在重要历史当口保持头脑清醒、把握发展大势、做出科学判断、凝聚民心民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根植于共产党人灵魂深处的“刀口向内,勇于改过”的自我革命精神。
闻过则改需要长期坚持,唯有“日日知非,日日改过”,方能不断进步。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十分善于自我反省、虚心纳谏,选拔任用了一批敢于直言上谏、为人耿直的贤才。然而到了后期,他开始自我满足,看不到自己的过错,不再接受下属的批评,用奸佞、远贤臣,结果导致“安史之乱”。可见,改过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浅尝辄止,非一辈子坚守不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一代代党员干部的传承和发扬中推进了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践证明,大到党、国家,小到单位、个人,有闻过则喜的谦虚态度,有诚心改过的魄力和能力,“瞪大眼睛找问题,盯着问题做工作”,敢于直面问题、不断改过自新、勇于开拓进取,我们的事业之树才能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