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领导干部担负振兴一方、发展一方的重任,拿主意、作决策是重要职责,也是必备素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必须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通过抓大事、定思路、谋良策,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科学决策是实施决策的必然要求、应有之义。不科学的决策,非但解决不了问题、推进不了发展,还容易衍生出新的问题。现在,一些单位遇到的复杂棘手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中,不少是过去的领导决策不科学导致的,有的被群众形象地称为“三拍”决策,即“拍脑袋”决定、“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这样的决策,迟滞了建设,浪费了资源,更寒了干部群众的心,不少人也因此受到追责和处理。新征程上,我们的事业面临着巨大机遇,也迎击着各种挑战,“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能不能抢抓机遇、化解风险,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决策水平。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必须牢记习主席的谆谆教诲,努力学习提高,做到科学决策。
做到科学决策须培养战略思维,锤炼战略眼光,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才能做到深谋远虑,“领而导之”。70年前,尽管中美两国的实力差距悬殊,但看到“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这个大局,党中央、毛主席果断决定出兵抗美援朝,最终取得伟大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今天,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越是接近实现奋斗目标,越是爬坡过坎的时候,应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越需要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乘风破浪,坚毅前行。能不能自觉在大局下行动,既反映了认识、眼界和格局的高低,更检验着信念够不够坚定、党性是不是过硬。领导干部审视思考和谋划部署工作,应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使作出的决策既能为一域争光,更要为全局添彩。要自觉强化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的意识,提高决策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对大局有贡献的事马达全开放手干,有碍大局、有损大局的事坚决不干,切不可因为蝇头小利、一己之私而丢掉立场,走错方向。
科学决策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立足实际解决问题是检验科学决策水平的“刻度尺”。同时,科学决策也见担当、见事业心,如果一名领导干部在决策上缺乏担当精神,往往就会出现“不是发现不了问题,而是不愿去解决问题、触碰矛盾;不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不敢去坚持原则蹚‘雷区’;不是时间精力不够,而是对解决问题始终犹豫躲闪,飘飘忽忽”的现象。领导干部在决策上应该强化“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魄力和担当,多惦念使命责任,少顾虑个人得失,拿出政治勇气,搞好调查研究,切实理清问题在哪里、症结在哪里,捋出大事要事、难事急事,既要果断决策,防止“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又要细心求证,开展可行性研究,使决策符合实际情况,还要落地砸坑,抓一件促成一件,从而各个击破、一一落实、全面提高,体现科学决策的威力。
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有的领导干部还需要克服任性的毛病。现实中,一些同志身处领导岗位,就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几分,群众的不同意见听不进去了,决策的程序执行得不严格了,不同程度存在一言堂、决策任性随意的现象。一般人在生活中任性,最多是脾气品性问题;领导干部在决策上任性,就是事关重大的政治问题。实践反复证明,只有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规范议事决策规则,充分发扬民主,多方听取意见,才能确保决策严谨科学。领导干部应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作风,坚持向基层官兵问计,向各行专家求教,同其他班子成员协商酝酿,最真实地听取民意,最广泛地集中民智,才能为决策提供更宽广的视角、更科学的思路、更有力的举措。
科学决策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职务提升就自然提高的,必须结合具体的领导工作,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只有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做人做事有担当有情怀,在决策实践中肯学肯干肯思考钻研,才能准确掌握情况,作出清晰分析,做到“全面权衡,科学决断”,真正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让科学决策释放出最大效能,有力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事业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