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联勤保障部队某报废武器弹药销毁大队参谋长陈雪礼:

不畏生死 向险而行


■本报记者 费士廷 赖瑜鸿

你们这个工作很危险,要注意安全。

——习近平

陈雪礼这阵子有点忙:联勤保障部队首届军械专业群众性练兵比武开幕在即,他既要组织本单位的专业训练,还要参与比武的相关工作。

陈雪礼一直都很忙,而且忙的是令常人胆战心惊的事:报废武器弹药销毁。这,是世界上公认的危险职业。这些年来,陈雪礼几乎天天坐在“火山口”,时时与死神打交道。

但陈雪礼却很自豪: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基层人大代表,他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

“习主席走到我面前时,我紧张极了,手心都出了汗。当我向习主席报告我是报废武器弹药销毁工程师时,习主席说,‘你们这个工作很危险,要注意安全’。这话让我感到很温暖,紧张感顿时一扫而光。最让我感动的是,习主席临走前,又特意回头再次叮嘱我:‘一定要注意安全!’”

“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4年过去了,陈雪礼仍然清楚记得当时的每个细节,“习主席的叮嘱,充分体现了对基层官兵的深情牵挂。”

特殊使命,呼唤特别担当;深情牵挂,激发无限忠诚。官兵们说,这几年,陈雪礼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把习主席的关怀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官兵眼里,危急关头,陈雪礼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销毁二队队长郭宁忘不了——今年盛夏,某部手榴弹投掷训练场出现未爆弹。现场被炸得坑坑洼洼,一枚未爆的手榴弹悬挂在一个弹坑的边缘,随时可能掉落并引发爆炸。现场侦察完毕,陈雪礼熟练地用雷管和炸药做了起爆器。

放置起爆器是最危险的环节,要尽可能靠近未爆弹,但又不能碰到。郭宁主动请缨,陈雪礼没有同意:“情况复杂,我来,你看。”陈雪礼穿好防爆服、戴好防爆头盔,小心翼翼放置好起爆器。

“3、2、1——起爆!”陈雪礼按下起爆键,现场只响起“啪”的一声,并没有预期的爆炸声。陈雪礼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把起爆器撤收并重新制作和放置,面临的未知危险更大。

拆解起爆器、测试雷管电阻……陈雪礼进行第二次起爆,危险终于解除。这次任务归来,陈雪礼针对现场情况,探索出处理未爆弹的新办法,提高排爆作业安全系数。

四级军士长刘生光忘不了——今年7月,废旧手榴弹销毁现场,他用手榴弹拔弹机进行木柄手榴弹分解作业。正常情况下,机具启动后,弹体和木柄在机械力作用下完成分解。由于拔弹过程危险系数高,操作员只能在工作间的监控视频上观察隔爆间拔弹情况。

意外突然降临:一枚手榴弹的木柄被拉断,但弹体和木柄没有成功分离,随时可能爆炸。现场指挥的陈雪礼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让刘生光停止作业。

空气仿佛凝固了,两人静静等待了5分钟,手榴弹没有爆炸。陈雪礼叮嘱刘生光不要乱动,自己穿好防爆服,从工作间走进隔爆间,进行人工排险。陈雪礼小心地剪断手榴弹拉火绳,再取下弹头部和断柄,成功化解险情。

下士杨宽亮忘不了——野外报废弹药烧毁现场,陈雪礼组织实施某型高射炮弹发射药销毁作业。按照操作规程,需将发射药平铺成带状,设置引火带,然后人员撤离,再逆风间接点火。

当天,由于地表温度高,铺设好的发射药冒出丝丝青烟。此时,抱着药筐低头作业的杨宽亮并没有察觉。陈雪礼见情况有异,大喊一声“跑”,一把抓着杨宽亮向外跑。仅仅三四秒钟后,自燃的发射药就蹿起二三十米高的火焰。陈雪礼惊出一身冷汗:再慢一点,两人都可能会被烧伤。惊魂未定的杨宽亮坐在地上,紧紧握着陈雪礼的手。

这一幕幕惊险瞬间,闻者心惊肉跳,亲历者刻骨铭心。然而,说起这些,陈雪礼异常平静:越是艰险越向前,对从事弹药销毁工作的人来说,必须迎难而上、向险而行。

在官兵眼里,销毁现场,陈雪礼是要求最严的那一个。

弹药销毁,程序多、风险高,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陈雪礼常对身边战友说,必须做到百分之百安全,百分之九十九都不行。

2018年8月,弹药销毁暂停期间,陈雪礼发现定装式炮弹拔弹机下面有一小滩油。他当即叮嘱要仔细检查,并提议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彻底排查。

有人不以为意:机械设备滴点油很正常,擦掉就行了,没有必要小题大做。

陈雪礼态度坚决:设备哪怕有一点隐患,都会威胁战友的生命安全,我们宁可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也不能让设备“带病”工作。

于是,大队从工厂请了3名专家,与队里的技术骨干一起,用了3天时间对所有销毁设备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

取发射药是弹药销毁过程中非常危险的一个环节,也是陈雪礼检查最多、盯得最紧的一个环节。一次,两名战士进行取发射药作业,工作间突然“下起暴雨”,两人被浇成了“落汤鸡”。抬头一看,陈雪礼正严肃地盯着他们。

原来,由于作业时间长,两名战士有些松懈,发射药散落一地。当时,工作台和地面比较干燥,火药随时可能意外燃烧。陈雪礼要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又想给正在作业的战士提个醒、给点警告,一进门就按下了雨淋系统的开关。

在销毁作业现场,陈雪礼强调最多的就是遵守规章制度。他反复对身边战友说,无论任务多繁重、时间多紧迫,都要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无论专业多过硬、经验多丰富,都要严格落实制度规定。

记者走进销毁作业工作间,操作安全规定挂在墙上醒目位置,安全防范措施详细明确。在取发射药工作间,一进门,右手边是球状的泄静电装置,地面铺设的是防静电胶皮,工作台有接地线与专用接地体相连,门框上边的传感器对工作间进行实时监控,如出现烟雾火星,雨淋系统将自动喷水灭火。

中士贺登卫在取发射药岗位工作了5年。他感慨地说:“这些安全防范设施都是参谋长亲自组织安装的,在他的严格规范要求下,取发射药这个原本最危险的工作间,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在官兵眼里,防范风险,陈雪礼是最绞尽脑汁的那一个。

防范风险,靠制度落实,也靠科技保障。军械专业出身的陈雪礼只要有时间就琢磨科研创新,目的只有一个:让销毁作业多一分安全、少一分危险,为战友的生命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有一年,大队承担了一大批空弹体毁形任务。原有的作业方式效率低,环境污染大,官兵作业时要戴口罩,飞溅的碎片还极易造成伤害。

陈雪礼琢磨,能否研发一种机器对空弹体进行自动毁形,既降低劳动强度,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消除安全隐患。他召集官兵共同研究,设计图纸、联系工厂做样机、实操测试,最终研制出空弹体毁形机,通过智能液压和机电系统有效结合,实现弹体毁形自动化。几经改进,这项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危险无处不在,意外随时可能发生。陈雪礼常说,弹药销毁,安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防范风险怎么努力都不嫌多。这些年来,他参与研制了引信烧毁笼、定装式炮弹分解结合拔弹力测试机、枪弹点数机等数十项装置。

这些装置,有的获了奖,有的与奖项无缘。四级军士长张清富说:“参谋长搞科研,压根儿不是奔着获奖去的。只要能最大程度保障作业战友的生命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再小的科研项目,他都会使出百分之百的劲。”

炮弹引信烧毁作业时,偶尔会有未爆的引信从烧毁笼飞散出来,需要重新收集再次烧毁。以往,散落在现场的引信都是官兵用铁钳子拣拾。烘烤过的引信一旦爆炸,官兵极易受伤。

受云贵地区捕蛇器的启发,陈雪礼研制出一种拣拾引信工具。一米多长的握把前端焊上圆弧形铁片,铁片上附着一层胶皮,拣拾时既快又稳。这个工具成本虽然只有几十块钱,销毁作业的安全系数却大大提升了。

军校毕业十几年,陈雪礼一直铆在弹药销毁一线。单位地处大山深处,远离都市、远离繁华。身边的战友,换了一茬又一茬。陈雪礼也时刻牵挂着父母妻儿,可真有机会离开这个危险的岗位时,他却一次次选择了坚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位至今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究竟在干什么的坚强汉子,谈起远在家中的妻儿时也哽咽落泪。可他一旦站在销毁现场,神情立刻变得沉着坚毅……

上图:陈雪礼进行销毁作业。

刘 攀摄

短评

难事险事看担当

报废武器弹药销毁是世界上公认的危险职业之一,天天与死神打交道,时刻面对生死考验。一代代销毁作业官兵把使命看得高于一切,毫不畏惧,一茬接着一茬干、一茬比着一茬干。陈雪礼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难事险事看担当。以陈雪礼为代表的销毁作业官兵向险而行,直面风险、化解风险,这是一种真担当、大担当,也是一种大境界、大胸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讲到“担当”。如何担当、怎样作为,是全军官兵必须作答的一份考卷。

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气焰嚣张的强敌,人民军队展现出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一代一代革命军人正是靠着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伟大气概。今天,强军兴军道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关键岗位、关键时刻仍会面临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牢记习主席嘱托、不负新时代使命,仍然需要这种向险而行、无惧生死的担当精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