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争不是儿戏,不是谁一上战场就能手到擒来、决战决胜。要想出手就胜,就要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坚持在最大的困难上进行战争准备,往往就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战时较量始于平时准备。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离不开战前和战时的充分准备。
朝鲜战争开始不久,中央军委于7月7日开始调动部队组建东北边防军,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当时,抽调第13兵团等部队共25.5万余人,到东北地区集中整训,以保卫中国东北边防,并准备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后来在朝鲜人民军作战不利的情况下,中央军委又将第9兵团和第19兵团分别集中到便于机动的津浦、陇海铁路沿线,作为东北边防军的二线、三线部队,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抗美援朝的战争准备,周恩来同志专门强调,“一切都要准备好,不要成为‘临急应战’,而要有充分准备,出手就胜”。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正是由于准备充分,我们做到了初战即胜,连战连胜。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战前准备有力,而且历次战役都强调准备工作的重要,特别是阵地战时期,每次进攻战斗和战役都周密筹划、详细准备。这为战役战斗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争不是儿戏,不是谁一上战场就能手到擒来、决战决胜。要想出手就胜,就要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告诉我们,为打赢准备足够充分、预案足够周密、细节足够完美,到了战场上才能收放自如、进退裕如。光说“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而没有扎实的心理准备、方案准备、实力准备,是不可能赢得战争胜利的。
备战,备战,备得越充分,战得越顺利,胜得越彻底。现实中,少数单位和指挥员在战争准备上做得还不充分,与我们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安全压力还有一定距离。有的认为战争一时打不起来,准备工作抓得不紧;有的缺少实战意识,准备针对性不强,制胜强敌对手的招法不足;有的思维陈旧,总是用昨天的标准准备明天的战争,准备得越多,离打赢越远;还有的危机感不强,准备工作总是慢慢悠悠,上级推一推动一动。诸如此类,一旦有事,怎么能上得去、扛得住、打得赢?
战争准备,贵在与时俱进。昔日的战争模式一去不复返了!我军将来面对的战争,是云谲波诡的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如果用昨天的战争来衡量今天的准备,我们确立的战斗力标准就是低标准、落后的标准,能打仗、打胜仗就是一句空话。唯有让观念起跳、思想奔跑,用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确作战、联合制胜的思维,重新规划今天的作战、精确设计明天的战争,才能赢得制胜先机,打赢未来战争。
我们常讲,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战争准备,重在有底线思维,多“准备困难”。我军战史反复证明,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加积极地准备和应对战争,最终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倘若盲目乐观、准备不足,就可能吃败仗。坚持在最大的困难上进行战争准备,往往就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备战,还需要备全备准。战争准备,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事,而是一个体系建设、一个系统工程。一个要素备不到,一个专业备不精,就可能引发“马蹄铁效应”。当然,备战最重要的是研究好对手,制订好应对的方案预案。如此,才能遇事不慌,有效应对。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对军人来说,“如果你想要和平,那就准备打仗吧”;如果你想要胜利,那就像抗美援朝战争那样,尽可能把准备工作做到前、做充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更加需要我们做好应对战争的思想准备、工作准备、实力准备。只要我们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集中精力练兵备战,加紧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就一定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